好不容易到了姜德海家,进了姜晚辞所在的厢房,顾佩瑶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开始查看姜晚辞的状态。
发现姜晚辞热得满身是汗,顾佩瑶连忙打了一盆热水过来,给昏迷不醒的她擦洗身子。
其实,顾佩瑶在姜晚辞被接回来之前,根本没见过姜晚辞,只是听说自己有这么一个表妹。
换句话说,顾佩瑶和姜晚辞并没有多少交情。
顾佩瑶能够为交情泛泛的表妹做到这一步,纵然是对她有成见的姜晚辞,也挑不出她的错处。
这便宜表姐人还不错,我要是醒过来了,好歹给她留几块碎银子再跑路……姜晚辞默默的想。
至于便宜娘亲和便宜弟弟,姜晚辞想起前世的亲妈和亲弟弟就有气,忍不住迁怒于这对母子。
别说银子,就算是一个铜板,姜晚辞也不打算留给这对母子。
姜晚辞浮想联翩之际,手脚麻利的顾佩瑶不仅已经帮她仔细的擦洗了一遍身子,还给她换上了干净衣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顾佩瑶第一次给姜晚辞擦洗身子,早在好几天前,勤快的她就已经这么做过了。
当时,顾佩瑶就已经发现,姜晚辞的脖子上挂着一根黑色丝线,丝线上串着一颗黑色珠子。
因为无论是丝线还是珠子,看上去都很普通,所以顾佩瑶就没有太在意。
她根本就没有深究这丝线、这珠子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
看过之后,她很快就忘了它们的存在。
今天一大清早,顾佩瑶照常在那个大户人家的厨房里忙活。
忙着忙着,她忍不住叹了口气。
厨房里的其他人对顾佩瑶的情况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知道她最近在为她病重的表妹担忧。
一位姓何的大娘,平日里与顾佩瑶关系不错,现在见她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便热心的给她出谋划策。
“前些日子,我的小孙子高烧不退,吃了好几副药,也不见退烧。我看这样不行,就去西林寺烧香拜佛。到了西林寺,听说那里有供奉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平安符,非常灵验,就求了一枚回来。
“那枚平安符果然很灵,我的小孙子头天晚上戴上,第二天一大清早就退烧了,又过了半天,他的病就全好了。”
说到这里,何大娘给顾佩瑶支招,“要不,你也去西林寺求一枚平安符回来吧?”
一枚平安符,就可以让一个病得不轻的人转危为安,平安无事?
说实在的,听了何大娘的这番话,顾佩瑶心动了,很想听从她的建议,去求一枚平安符回来。
但是……不行呢。
按照常理来说,求平安符,是要给寺庙捐香火钱的。
虽说这个没有硬性的要求,主要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有钱的,可以多给点,没钱的,可以少给点。
但是一毛不拔,就过分了啊。
可偏偏现在顾佩瑶身上就是一文钱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别说她不好意思去西林寺求平安符,就算她厚着脸皮去了,求回来的平安符也未必灵验。
就在顾佩瑶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她眼角余光瞥见了供奉于灶头的“灶王爷”神位。
顾佩瑶心里一动,侧头看向灶王爷神位,准确的说,是神位前面放置的香炉。
仔细想想,现在去西林寺那里求神拜佛,这属于临时抱佛脚,未免有些不够虔诚。
灶王爷这里就不一样了,过去的三年里,自己每天都要在这里,给灶王爷他老人家上一炷香,可虔诚了。
现在自己有求于他老人家,他老人家看在自己这么虔诚的份上,应该会让自己如愿以偿的……吧?
抱着“试一试也无妨”的想法,顾佩瑶从香炉里抓了一把香灰,用红纸给包了起来,然后在上面系了一根红绳。
就这样,一个简易的平安符,就制作完成了。
此刻,顾佩瑶看到姜晚辞脖子上挂着的丝线和珠子,猛然想起那个自制的平安符,当即取了出来,戴在了姜晚辞的脖子上。
顾佩瑶不知道的是,那个平安符在经历了一路颠簸后,不像之前那样严丝合缝了,从里面漏了一些香灰出来。
这导致了,丝线和珠子上面,都被蒙上了一层香灰。
她更不知道的是,自己这个完全出于好心的举动,将会惹来无数的风波。
要知道,丝线倒还好说,可是珠子……啧啧,宝珠蒙尘,问题很大。
言归正传,顾佩瑶把东西收拾了一下,正准备把姜晚辞换下来的脏衣服拿出去洗,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原来是姜承泽步履匆匆赶回来了。
如今的姜德海家,小有一点家产,算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殷实人家。
得益于殷实的家境,姜德海的小儿子姜广燚和大孙子姜承宗,不用下地干活,可以坐在窗明几净的私塾里,舒舒服服的读书。
可是,姜承泽就没那么好的命了。
早在好几年前,当时还不到十岁的他,就不得不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了。
这还不算完,农闲时,他也别想闲下来,还得跟着大人去县城揽活干。
可以这么说,姜德海等人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恨不得榨干他所有价值。
姜德海等人做出的安排是如此的苛刻,但姜承泽还是不折不扣的去完成。
姜承泽的表现,姜德海等人看在眼里,他们的感觉是,姜承泽胆小懦弱,无论你怎么对待他,他都不敢反抗。
眼下正值农闲时节,姜德海等人一面冷酷无情的拒绝花钱给姜晚辞请大夫,一面理所当然的要求姜承泽去县城给家里挣钱。
素来逆来顺受的姜承泽,这一回,他没有听从姜德海等人的安排。
无论姜德海等人怎么软硬兼施,姜承泽都不肯去县城,坚持要留在家里。
原因很简单,姜承泽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昏迷不醒的姜晚辞,一心想要留在家里好好照料她。
姜德海等人哪管姜晚辞的死活,他们只想让姜承泽去县城挣钱。
只是,姜承泽执意要留在家里,他们也没辙。
毕竟,他们虽然无耻,却很在乎脸面和名声,他们可不想把事情闹大,让全村人看自家笑话。
僵持半天,双方各退一步,姜德海等人可以不让姜承泽去县城挣钱,但姜承泽不能留在家里吃闲饭,他必须想办法挣钱。
于是,这几天,姜承泽就去了隔壁村的许老财家,在那里给人家打短工。
半个时辰前,姜承泽听说顾佩瑶来了,连忙告假,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
姜承泽之所以这么着急回来,是为了见顾佩瑶一面,跟她商量个事。
商量什么事情?
答案很简单:筹钱。
原来,哪怕见识有限,姜承泽也知道不能任由姜晚辞这么昏迷下去,必须尽快给她请大夫。
可问题是,没钱呐。
姜承泽和他娘顾氏,这些年来,饱受姜德海等人的盘剥,自然攒不下什么钱。
顾佩瑶的情况要比他们母子俩好得多,过去的三年里,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硬是把自己的月钱都攒了下来。
积少成多,三年下来,顾佩瑶攒下了好几两银子。
然而,好几两银子,说多也多,说少也少。
前些日子,顾氏生了一场大病。
为了给顾氏治病,顾佩瑶花了一大半的积蓄。
至于剩下的一小半积蓄,顾佩瑶则在得知姜晚辞的下落后,便将那些积蓄都给了顾氏母子。
多亏了那些积蓄,顾氏母子才有盘缠去接姜晚辞。
只是,姜晚辞被接回来了,盘缠也耗尽了。
这就意味着,现如今,无论是顾氏母子,还是顾佩瑶,手里都没有钱了。
为了筹钱,顾氏连着几天往县城跑,寄希望于自己能在县城里找到一份工,然后用挣来的工钱给姜晚辞请大夫。
但很可惜,一连几天都是白跑。
这种情况,姜承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自己现在该怎么办?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难道自己就这样一天天的等下去?
自己等得了,自己的姐姐却等不了了!
姜承泽看着躺在床上,双目紧闭的姜晚辞,做出了一个决定。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我是虫》《科研从博士生开始》《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大道之上》《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泰昌大明》【奇书小说网】《你们修仙,我种田》
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乱世,我带着全族去逃荒》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