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亭山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这几天的暗中观察,姜晚辞已经知道,这个所谓的家里,人不少,但真正关心原主的人,却少之又少。
过去的几天里,那么多的家人里,过来探望自己的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便宜娘亲顾氏算一个,便宜弟弟姜承泽算一个,再有就是便宜表姐顾佩瑶了。
这三个人的脚步声,区别很大。
现在光听这脚步声,姜晚辞就知道,来人是顾佩瑶。
因为前世那些不堪回首的经历,姜晚辞对便宜娘亲和便宜弟弟,本能的感到厌恶,无法接受。
顾佩瑶与便宜娘亲、便宜弟弟走得很近,甚至可以说是一伙的。
按理来说,姜晚辞也应该很反感顾佩瑶才是。
但实际上,对于这个便宜表姐,姜晚辞对她的心态是很复杂的。
说实话,姜晚辞刚得知顾佩瑶的来历时,心里不由得对她生出厌恶之感。
八年前,顾氏惊闻远在府城的娘家出了事,顾不上自己的两个孩子,独自一人上路,着急忙慌的往娘家赶。
奈何顾氏紧赶慢赶,还是晚到了一步。
等到她回到娘家时,娘家已经家破人亡了。
原本好好的一个家,就只剩下了奄奄一息的顾老太太,以及失去双亲的顾佩瑶。
顾氏拿出所有的积蓄,安葬了顾老太太之后,遵循顾老太太的遗愿,带走了孤苦无依的顾佩瑶。
顾氏带着顾佩瑶,前脚刚回姜德海家,后脚就听说了一个让她难以承受的消息——
她的女儿把自己给卖了!
过去的那些年里,姜德海等人敢那么肆无忌惮的欺负顾氏,无非是因为他们觉得顾氏就是个软趴趴的性格,谁都能欺负,不欺负白不欺负。
但这一回,顾氏没有像以前那样忍气吞声,她居然突然变得硬气,态度强硬的要求姜德海等人把姜晚辞的卖身钱交出来,好让她去把姜晚辞赎回来。
姜德海等人怎么舍得把到嘴的肥肉给吐出来,但顾氏表现得过于强硬,还撂下狠话——你们要是不把钱交出来,我就同你们鱼死网破——这让姜德海等人有些忌惮,不敢像以前那样把事做绝。
于是,姜德海等人和顾氏协商,他们出钱给姜承泽请大夫,并容许顾佩瑶留在姜德海家,直至她长大成人。
而作为代价,顾氏不得再向他们索要姜晚辞的卖身钱。
顾氏在心里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妥协。
顾氏和姜德海等人的交易,当时已经离家的原主无从得知——
虽然离家后的第二年,原主便在骆家的帮助下,与家里取得联系,和顾氏偶有书信往来。
但或许是觉得这桩交易太不光彩,顾氏从未在书信里提过,以至于原主到死,都不知道有这回事,都被蒙在鼓里。
假设原主知道这桩交易,知道她娘用她的自由身,换了她弟弟的平安,换了她表姐的容身之处,那么她会怎么想?
以她的性格,一定会毫无怨言的接受这桩交易吧。
虽然姜晚辞相信,原主肯定不会因此而心生反感,但这并不妨碍姜晚辞因此而心生反感,反感便宜娘亲,反感便宜弟弟,反感顾佩瑶这个便宜表姐。
但在逐渐了解到顾佩瑶的为人之后,姜晚辞对她的观感改变了很多。
据姜晚辞所知,姜德海等人虽然主动提出了让顾佩瑶留下来,却没有善待她。
想想也是,姜晚辞好歹和姜德海等人是有血缘关系的,好歹还姓姜呢,他们都变着法儿苛待她,顾佩瑶只是个拐着弯的亲戚,他们没有善待她,也是正常。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顾佩瑶都被姜德海等人压榨着,甚至可以说是虐待着。
顾佩瑶家中遭逢大变,无家可归,别无选择,只能跟顾氏、姜承泽一样,默默忍受着姜德海等人的谩骂、刁难和欺凌。
顾佩瑶的逆来顺受,换来的不是姜德海等人的善待,而是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三年前,顾佩瑶刚到豆蔻之年,姜德海等人就打着给她找个好归宿的幌子,开始给她物色成亲的人选。
想当年,姜德海等人为了钱财,便打算将姜淑兰许配给一个凶名远扬的鳏夫。
可想而知,姜德海等人同样能为了钱财,让顾佩瑶所嫁非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
姜德海等人想让顾佩瑶嫁的,乃是已经弄死了三个媳妇的糟老头子。
好家伙,这哪里是要给顾佩瑶找个好归宿?
这分明是要把她往火坑里推,是要把她往死里坑啊!
欺人太甚!
实在欺人太甚!
任是顾佩瑶再能忍,面对姜德海等人这种想置她于死地的行为,也实在是忍无可忍。
顾佩瑶不愿在沉默中灭亡,于是她就在沉默中爆发了。
那一天,总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顾佩瑶,放下手里的活计,拿起一根长麻绳,当着姜德海等人的面,朝门口走去。
顾佩瑶的表情是那么的坚定和决绝,姜德海等人看在眼里,不禁从心底里冒出一股寒意。
姜德海立刻叫住了顾佩瑶,问她这是想干什么。
顾佩瑶是这么回答的:“你们不是想让我死么?我成全你们,现在就去村口上吊,死给你们看,顺便也让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好好瞧瞧,你们姜家是怎么生生逼死自家亲戚的。”
这话一出,姜德海等人立时明白了顾佩瑶的用意:
她这是想以自己的性命来威胁他们,逼迫他们放弃那门亲事。
姜德海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魏氏最恨别人威胁她,她忍不住开口道:“切,不就是跑去村口上吊么,这是要吓唬谁呢!去啊,去啊,你去死啊,我不拦着。哼,你以为我会怕了你?”
说完这话,为了表明自己不怕,魏氏抱着手臂,斜睨顾佩瑶,冷笑连连,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
顾佩瑶早就料到魏氏会这么说,她淡淡道:“你当然不怕,毕竟你又不用考科举。可你的小儿子和大孙子呢?他们也不怕么?自家背上了逼死亲戚的恶名,还想考科举?做梦呢吧!”
简单的几句话,让魏氏的笑声瞬间卡壳,像是被人一把掐住脖颈的老母鸡。
在这个时代,名声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读书人,讲究的就是个名声。
因为好名声,于读书人的仕途前程,那是大有裨益的,而坏名声,则会阻碍读书人以后的仕途发展。
最关键的是,魏氏的小儿子姜广燚和大孙子姜承宗,作为想要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若是恶名远扬,直接被剥夺参加科举的资格也是有可能的。
换句话说,今天要是任由顾佩瑶这么轰轰烈烈的吊死在村口,那么姜广燚和姜承宗可能就无缘科举了,他俩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也可能就白读了。
这道理,见识有限的魏氏都懂,见多识广的姜德海、姜广燚和姜承宗,不可能不懂。
于是,姜德海等人怕了,不再坐视顾佩瑶以死相逼的操作,纷纷跳了出来,劝说她不要想不开。
看到姜德海等人怕了,顾佩瑶可就不怕了。
于是,顾佩瑶继续她的表演,一脸临死都要拉着姜广燚、姜承宗垫背的决绝,继续朝门口走去。
姜德海等人无奈之下,只好拉住顾佩瑶,对她又哄又劝又道歉又许愿。
那一刻,他们对顾佩瑶的态度前所未有的温和。
为了表示诚意,他们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他们不仅承诺不再干涉顾佩瑶的亲事,还托人给她在县城里谋了个差事,以便她能够攒钱给自己置办嫁妆。
什么,安排她去县城谋生?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要知道,顾佩瑶大闹一场,不为别的,只为推掉那门要命的亲事,只求姜德海等人别没事就想着把她卖掉换钱。
她是真的没想到,他们竟然能够就此放过她,主动让她离开这里,去县城谋生。
尽管顾佩瑶很快就想明白了,姜德海等人这样做,并不是真的为了她的将来着想,只是怕她留在这里闹事,便想着趁机把她打发走。
但不可否认,这对于顾佩瑶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欢呼庆祝的大喜事。
因为这样一来,她既可以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鬼地方,又不用担心离开这里后无处容身。
就这样,顾佩瑶满心欢喜的离开了姜德海家,来到了县城的某个大户人家,当粗使丫鬟。
不过,顾佩瑶人走了,心还在这里。
她心里还惦记着留在这里的顾氏和姜承泽,时不时会回来看望他们母子俩。
前些日子,听说顾氏生病了,顾佩瑶立刻从县城赶回来,探望病中的顾氏。
多亏了顾佩瑶过来探病,顾氏母子才能够在她的提醒下,意识到不对劲——最近这段日子,姜德海等人和以前不一样,他们看顾氏母子的眼神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心虚,像是什么事瞒着母子俩——接着开始暗暗留意他们的异常之处,这才发现他们偷偷扣下了姜晚辞寄回来的信。
可以这么说,要不是顾佩瑶插手,顾氏母子还蒙在鼓里,至今都不知道姜晚辞在李家渡苦苦等待着家人来接自己。
得知真相后,顾氏母子在顾佩瑶的帮助下,总算把姜晚辞从李家渡接了回来。
毫无疑问,顾佩瑶帮了顾氏母子的大忙。
这还没完,姜晚辞被接回来后,顾佩瑶几次三番的回来探望她。
譬如说今天,顾佩瑶一大清早,忙完自己的差事,就不顾天气炎热,路途遥远,又从县城赶了过来。
小说推荐:《福晋来自末世[清穿]》《灵境行者》《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我以神明为食》《岁岁平安》《我能继承角色天赋》《红楼之平阳赋》《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