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宾海。此时军演最主要的基地就是朝鲜的济州岛。此时的济州岛整个岛屿已经被朝鲜租借给新华夏,成了新华夏在东亚最主要的海军基地,不仅监控东海,甚至也可以顺便影响自己盟国,大明。
新华夏这次海军军演十分接近南吕宋,那是西方在亚太地区围堵大明与新华夏南下的最重要据点。
面对新华夏明显挑衅的行为,十分紧张,将警戒等级直接调到了一级战备状态,直接就是临战状态了。
自古以来,借演习之际行龌龊之事不在少数。
这一次,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意外。
新华夏演习时,有几枚炮弹“意外”的落到了南吕宋的一个港口比斯利格,并炸沉了一艘军舰与几艘民船。港口自然是不可能善罢甘休,对新华夏提出了严重抗议。
事后,新华夏演习舰队司令陈德功不痛不痒的道歉了一番,表示这完全是炮弹误射,是无心之举,并假兮兮的表示愿意个人的名义进行补偿,但是补偿费用仅仅只有1万华元,连舰船的损失都不能弥补,更遑论其他。
西方列强从来都是强盗,只有他们欺负别人,哪轮到别人欺负他们
驻扎此地的联合司令部原本就有临时决断的权利,哪堪忍受新华夏明显的挑衅行为再说了,在吕宋原本就驻扎了超过百艘战舰,哪能让眼前的小虾米逃脱,置列强的颜面何在
联合舰队司令,英国人凯利斯下令主力舰队逼近新华夏舰队,迫使他们投降,这样就可以不战而胜。
但是新华夏这支演习的舰队,大多数舰龄较新,速度方面也是大大快与联合舰队,竟然被他们成功逃逸,并成功逃到了北吕宋的巴莱尔。这是被吕宋太平洋沿岸一个重要的港口,大明同样在此地驻扎了一支数量不少的舰队。
联合舰队来到巴莱尔,要求大明交出新华夏肇事船只。
但是,一来,大明与新华夏是盟友;二来,大明与西方列强在吕宋南北对峙,原本就有不少冲突,自然不可能答应。
双方正在严正交涉,新华夏舰船突然冲了出来,对着联合舰队就是一阵炮轰,联合舰队不得已迎战。
新华夏舰船数量不多,似乎很不得以的逐步向港口方向撤退,联合舰队逼近港口。接着炮战继续,联合舰队有几发炮弹不巧的落到了港口内,炸毁了几艘小渔船。
驻守此地的大明驻军再也无法忍受,在港口提督张亮的命令下,岸防炮首先开炮,接着,大明舰队也全部出动。
联合舰队与大明海军的战争终于爆发。
不过,新华夏演习舰队即使加上大明此地的舰队,数量与战斗力上也与联合舰队有较大差距。经过一番战斗,不敌联合舰队,新华夏与大明的混合编队不得已放弃港口,沿着外海北上,一路绕行,来到了大明在北吕宋最大的港口,也是大明在被吕宋主力舰队所在地,马尼拉。
联合舰队有心追击,但是继续进攻必然导致大明与西方列强的直接开战,这个责任不是一个联合舰队的司令所能承担的。支援先前与大明的冲突,事出有因,最大的责任在新华夏,这一点完全可以用来扯皮。
第二百四十八章被拖下水的大明
在比斯利格爆发的矛盾冲突很快在相关涉及国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相互指责。但是所有的冲突,要么消失于毫无用的口水仗,要么还要用拳头来说话。
此时的形势,双方显然都不可能偃旗息鼓。
终于,西方列强英、法、荷、西甚至葡萄牙等国向新华夏与大明宣战。
新华夏第一时间应战。大明此时自然明白,新华夏是要拖自己下水。但是北吕宋是大明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块殖民地,而此次海战的主战场显然就在吕宋海域,大明硬着头皮也必须应战。
双方都在不断的向亚太地区调兵,亚太地区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紧张的气氛简直可以让空气凝固。
另一方面,合纵连横的戏码也在不断上演。
新华夏总统林东旭,在接到战报的时候,大力拍了一下桌子,“事成了。”
第一时间赶赴大明,与大明协商建立军事同盟事宜。
大明对于新华夏故意在吕宋海域挑衅,且拖大明下水的做法十分不满。因此,对于林东旭这次到访显得有些不冷不热。虽然也安排了元首的待遇,大明的皇帝亲自出席了欢迎晚宴,但是以后的出访安排,一直都是大明的外长随行,这个待遇可就差了许多,以往,虽然由于大明皇帝没有实权,其实很少参与实质性内容的会谈,但是大明首相还是主要的参与人员,这才是对等原则。
林东旭对此中缘由自然心知肚明。为一个成熟的政客,林东旭显然不会因为主人的怠慢而生气,甚至因为自家更知自家事,显得反而更加谦逊,即使面对大明的一些无关紧要的陪同人员,也是彬彬有礼。
大明仿效新华夏设立的国立金陵大学是大明最高等学府,其中学习的士子大多有机会进入新华夏大学学习深造,对新华夏的态度也最为友好,是促进华明关系发展的大明民间势力的代表。
果然,新华夏总统到来,引起了金陵大学学子们的极大关注,将用于演讲的一个最大的大会堂围得水泄不通,让林东旭原本有些冷清的心也变得火热,“这群年轻的学生才是时代最可爱的人啊。”
林东旭首先访问金陵大学,自然有自己的用意。
金陵大学的毕业生遍布大明各行各业,政府部门更是毕业生的集中地,毕竟,官本位的思想无论新华夏还是大明都是根深蒂固的,而金陵大学的学生想要进入政府部门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起点太高了。
林东旭的演讲主要就是关于华明关系以及现在的国际形势,从当初的大明建国一直讲到现在两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互利协,更是大谈同文同种,鼓吹华夏文明团结一致,对抗西方封堵与打压。
演讲充满了激情,极大振奋了青年学子的信心,并扩展到整个大学,甚至大学校友。在金陵大学校友的压力下,大明政府对林东旭一行也不得不重视起来,派出首相王思德,也就是大明首任首相王秋的孙子前来与林东旭的谈判。
大明这些年发展自然是有的,单论gd规模,已经不下于新华夏与英国,但是农业比重依然过大,从这方面看,经济水平还是不如新华夏与英国。表现在军事的投入上,虽然超过了法国、俄罗斯等欧洲传统强国,但是相比较新华夏与大英帝国,还是有所不如。在五年前,英国的军事投入绝对额是世界最多的,超过新华夏几乎一半。但是最近几年,新华夏由于国防的需要,奋起直追,在军费的绝对额上,已经超过英国一成,雄踞世界第一,英国排在第二位,而大明帝国排在了第三,却只有英国的六成。
农业国相对于工业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国策偏向保守,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这也是大明在新华夏的多番策动下,才艰难的开拓出第一块殖民地吕宋,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却在没有更多进展的原因。甚至,若不是吕宋能够提供大明大量的稻米,也有可能被大明抛弃。
因此,对于新华夏将大明变着法的拖大明下水,大明内心是极度反感的。这也就难怪林东旭不受欢迎了。
但是,林东旭是何人林航的嫡系传人,不仅脸皮厚,脑子还比较好使。
林东旭与王思德首先拉起了家常,从王秋与林航的最初相识谈起。这不仅是拉近了两人的私人感情,还间接的表达了新华夏当初对大明建立所做出的贡献,“看,若不是我们新华夏当初出力甚多,你们大明现在都未必能够建立。”
当然,林东旭选择性的忽略了,大明建立后对新华夏敞开的移民大门,促进了新华夏的更快发展。
果然,林东旭的一番言语,让王思德脸色和缓,甚至露出了笑容,与林东旭有说有笑起来。
终于言归正传,王思德终于询问林东旭前来的意图。
联盟从来不是虚言所能决定的,林东旭自然不会有丝毫隐瞒,直截了当的提出,希望与大明建立直接的军事联盟,共同应对南洋危机。
王思德却有所考量,“虽然西方在南吕宋建立了一个基地,但是多年来,与大明控制的北吕宋相安无事,想必就是忌惮大明的实力。有大明海军在,西方国家想必不敢在南洋生事,因为,南洋就在大明的家门口,而距离欧洲却实在遥远。因此,大明按兵不动,反而会促成南洋的和平。”
林东旭摇头,“王相似乎太过乐观,难道忘了几年前的吕宋海战更何况,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大英帝国甚至其余欧洲国家的海军想要进入南洋距离上已经少了许多,更何况,英国还有印度这个巨大的后勤基地,想要争霸南洋,其实并不存在太大困难。”
王思德听闻此言,脸色一黯,“形势当真危急至此”
“是,欧战已然爆发,唯一没有参战的欧洲大国就是英国,他们想要干什么从过往的历史可以看出,英国人最看重的就是殖民地,殖民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然而,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为了他们的安全,英国也不可能全力参与欧战。甚至,为了确保对殖民地的控制,无论我们是否有意愿,他们都认为我们心存恶意,必然要清除掉新华夏与大明这唯二能够对英国海外殖民地构成威胁的国家,才能安心欧战。”
“也就是说,在南洋的海战不可避免”
“不一定在南洋,广大的亚太海域都有可能是战场,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的打算。”
“你们新华夏有何打算”
“我海军太平洋舰队将全力西进,进入南洋,与大明海军第一时间清除掉西方各国在南吕宋的据点,如此,西方的海战战线将只能退到印尼,在加上我们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在澳洲的海军基地,亚太海域就是我们的主场,如此,我们将不战而胜。”
王思德思考了一番,对林东旭的说法,表示赞同,然而,却另有想法,“对于东亚海域,我们战胜西方各国,确实不存在太多疑问。然而,海战胜利了,我们能够获得什么”
“印尼将成为大明的殖民地。”
印尼在荷兰人几个世纪的苦心经营下,已经成为富庶的稻米之乡,烟草、橡胶等经济物更是数不胜数,对此,大明也是垂涎欲滴。
但是,林东旭显然不仅仅如此之想,“大明难道忘记了伊犁将军区吗”
“什么意思”
“中亚,是连接欧洲与亚洲的桥梁,可称之为大陆岛,谁控制了中亚,可以说就拥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地位。更何况,中亚资源也极其丰富,无论是铁矿还是黄金什么都极其丰富。”
“有确切证据吗”
林东旭不得不再次摆出了石才智这个“矿神”,将石才智标注的世界矿藏分布图拿了出来。大明有许多矿藏同样是在石才智的指点下开采出来的,石才智在大明采矿界的地位不下于新华夏。
听闻是矿神的言论,王思德也郑重其事起来,拿出地图仔细查看。
林东旭补充说道,“况且不论资源,拥有了中亚这个缓冲地,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西疆。”
王思德点头。
大明拥有当世最多的人力资源,此时,人力就是国力的最直接体现,当然,前提是军事技术代差不要太大。在陆地上,大明不惧怕任何对手。这些年,大明已经整编出了二百多万的常备军。同期,欧洲陆军常备军最多的沙俄,也不过一百多万人,论起战争潜力,双方更不能相提并论。
大明对于伊犁其实也比较垂涎,只是有些忌惮老毛子的战力,林海雪原出来的俄军,战斗意志还是极其强大的。但是现在,新华夏给了一个最新战报,老毛子在欧陆集中了绝大多数的兵力。如此,何尝不是自己的一个绝佳机会呢
大明帝国终于答应了与新华夏的联盟要求,并确立了海陆两军的进军方案。
第二百四十九章大明进军伊犁
陆军的战争准备显然要快于海军,尤其是对伊犁早有野心的大明。
其实,大明远不像世人想的那么保守。伊犁地区虽然是乾隆打下来的,但是,伊犁地区也不是世人想的那样,全是沙漠戈壁,同样有富庶肥沃之地。
伊犁河谷位于乾隆设置的伊犁将军区西北角,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构成“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挡住了冷冽的西伯利亚寒流,并通过山峰的积雪融水灌溉了山下的土地,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是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土地之一。
沙俄原在在此有近十万驻军。只是由于欧战爆发,国内兵力紧张,而此地驻军又大多是精锐之师,不得已从中抽掉了四万精兵回国,导致此地虽有五六万兵力,但是仅仅是伊犁西北角,也是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本不是这么点兵力所能防护的了的。
反观大明,却在迪化后世的乌鲁木齐东面的哈密地区早就囤积了十三
万大军。甚至,在沙俄将兵力回调的同时,大明却在向哈密地区悄悄的增兵,兵力已接近二十万。大明其实早就有图谋伊犁河谷的野心,新华夏以为大明无心它顾,为了促成大明西进,还给予了不少的资金补助,算是做了一个冤大头了。
1832年8月,大明十五万大军兵出哈密,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奔西面的迪化。
迪化是沙俄掌控伊犁地区最重要的两个据点之一,另一个在后世的伊犁自治区,被
小说推荐:《1979黄金时代》《圣拳!》【森趣阁】《龙藏》【晴天小说网】《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新平凡文学】《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守陵娘子山食纪》《撞星》
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