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技术流小说】地址:jishuliuxs.com
于合理合法的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领土面积直接扩充了一倍,让美利坚人喜出望外,加快了向西殖民的步伐。随着美国人的西进运动,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可就遭了殃。因为,土地是唯一的,不是你的,就是我的。人多势众的美利坚人轻松赶走了印第安人,占领了原本属于土著的土地。但是由此也激化了与苏族人以及新华夏的矛盾。
而且,美国人此时经济的主体还是粗放的农业经济时代,对于土地与气候的要求比较高。北美的中部地区在中国农民看来,虽然算不上一等良田,也算得上是中等良田,但是对于此时的美利坚人来说,用于粗放经营条件并不好,不仅需要发展灌溉,平时还要耗费大量人力来精耕细,否则产出很是有限。这从后世美国人在中部地区发展米带与混合农业区可以看出来。但是,此时的美国人还没有发展出大型、专业化的农业机械,想要人工种植米等低附加值农业产品来获利就是天方夜谭。因此,美国人的西进运动很快就没了动力,进展由此下降了许多。截止85年底,美国在西部也不过建立了芝加哥,在新华夏的圣路易斯对面的科林斯韦尔等两个较大的据点以及七个较小的据点。虽然在外人看来进展也算可以,但是相比较西面两个邻居的据点布置速度,美利坚人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保守了。不过,美利坚人一向自由散漫,民众一切以自身利益为重,国家很难强逼老百姓做什么事情。
不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美国的农业资本家此时却看中了佛罗里达。
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利坚东南海岸突出的半岛上,东濒大西洋,西临墨西哥湾,北与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接壤。虽然面积只有15万平方公里,但是海岸线总长却超过一万三千多公里,在后世美国仅次于阿拉斯加州。人而最关键的确实土壤与气候。佛罗里达地处热带与亚热带,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在后世,柑橘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蔬菜产量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州。这些可都是经济物,利润巨大,是发展种植园经济最理想的场所。
在美利坚政府的有意纵容下,美利坚人不顾西班牙人的阻挠,纷纷迁入佛罗里达,更有资本家开始大肆圈地,展开种植业,棉花、果蔬等种植园首先在佛罗里达北部遍地开花,并大有向中南部扩散的趋势。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西班牙殖民者很快就反应过来,开始驱赶这些胆大的美利坚移民,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动用一些武力,并造成流血事件。
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美利坚很快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佛罗里达。虽然,美国人的军队职业化程度还不高,军事素养有待提高,但是面对的西班牙殖民军更菜,不仅训练更差,武器也落后,甚至还有士兵用的是火绳枪。
结果不言而喻。美军轻松战胜了西班牙殖民军,并直接占据了佛罗里达北部地区。
佛罗里达不同于被新华夏占领的中西部殖民地。这些殖民地虽然面积巨大,但是西班牙并没有什么经营,也就是说没什么付出,也就没什么产出。自然,西班牙人也就不怎么重视。而佛罗里达不一样,1513年西班牙人胡安彭斯德里昂为了寻找“青春泉”就来到这里,取名“佛罗里达”,开始了西班牙在佛罗里达的殖民统治,接近三百年的苦心经营,怎么能够轻易舍弃
而且,西班牙人心目中,美利坚是在自己与法兰西的帮助下才得以独立的,因此这个二五仔的叛逆行径就格外令西班牙人难以接受。
第一百五十二章外东北再起波澜
最后,卡洛斯三世与众臣工商量的结果就是,联合法兰西,一同对美利坚施压,最坏的结果,直接动用海军对美利坚沿海展开进攻。在西班牙人看来,新生的美利坚也许陆军还看得过去,但是海军力量连给自己提鞋都不配。
法兰西虽然由于财政困难,没有答应西班牙人的直接出兵要求,但是为了维护与西班牙的盟约,还是发表了一番政府通告,无非是谴责美国的不义之举。
最后,西班牙还是决定最组建一支远征军远征北美。这不仅是是为了恐吓美国,也是为了显示肌肉给新华夏甚至自己的殖民地百姓看的。新华夏就不说了,与西班牙一直是事实上的敌对关系。至于殖民地,也不让人省心,关键就是美利坚的独立,让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人民似乎看到了光明与希望,小规模抗争不断。而且,这还不同于以往主要是土著或者黑人奴隶的暴动,现在是本土土生白人在寻求自己的政治权利,甚至在寻求独立,这如何能够接受西班牙的王室、政府、军队还都要靠美洲输血来养活呢。
美国人也不是傻子,在与西班牙殖民军开战前,国务卿杰斐逊就秘密访问了新华夏,并隐晦表达了吞并佛罗里达的野心。
新华夏也有自己的考量。因此,外长林航代表新华夏,支持美利坚的南下吞并佛罗里达之举,前提是,美利坚同样支持新华夏对德克萨斯的野心。两个强盗彼此心领神会,相互同意了对对方的道义上的支持,完全不顾及这些土地此时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更早前还是印第安人的故土。
当然,杰斐逊此行不仅仅是寻求这些华而不实的道义支持的,还有军事装备的支持。谁都知道,一旦美国人进入佛罗里达,西班牙人必然会报复。虽然西班牙殖民军不堪一击,但是西班牙海军此时单论舰船以及海军人员数量,最起码也是世界第三的海军,舰船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新华夏。虽然新华夏也许不惧西班牙海军,但是美利坚海军还是相当孱弱的。因此,美利坚寻求新华夏能够对自己的海军进行援建,说白了,就是打白条买军舰。
新华夏这时候的海军更新换代计划正在进行,第一艘无畏级战舰无畏舰已经在一年前服役,虽然由于蒸汽轮机技术的不完善导致航速方面略低于原设定参数,只有24节,但是已经远超过现在所有舰船。而且,后续的一艘舰船已能够满足全部的技术要求且吨位上还略有提升,达到了一万六千三百吨,稳定性与适航性更好,对于远程战更加有力。
同时,对于现有铁甲舰的改造计划也在进行中。除了定远舰因为在崖山人心目中有着特殊意义没有任何改动,被静静的安置在华京湾为海军展览馆陈列外,其余近五年内制造的舰船都在改造中。这些舰船除了舰体较新,另外就是动力装置也是预留了更改余地,为更换蒸汽轮机提供了便利。其中,5艘七千吨级战列舰被改装成了巡洋舰,依然被命名为定远级,只是变成了巡洋舰,最大速度达到26节。9艘5000吨左右的依然以旅海级驱逐舰命名,同样更换了动力装置,最快速度甚至超过了27节。这些舰船除了更换了动力,火炮也由于研制成功而开始更换,战斗力大增。
按照海军规划,将配置3艘无畏级战列舰,6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以及其余数艘补给舰在内的一支精干、强大的远洋海军。虽然这支舰队的舰船数量不多,海军人员也不多,这是由新华夏的国情决定的。即使到了85年底,新华夏已经立国24年,但是人口也不过是一百三十万人,与此时的葡萄牙接近,底蕴不足。因此,精干、强大的海军才是新华夏所需的。不过,即使是如此,这样的一支海上力量,足以镇压其余国家海军十年以上。
只是这样一来,海军的其余舰船怎么处置就有些为难了。幸好,一个大明,还有此时的美利坚,就成了新华夏海军二手货最好的销售场所。
大明就不说了,是新华夏的盟友,并且,按照新华夏的规划,还应该是类似后世美帝与英国类似的那种同文同种的长期性的盟友关系。这样的盟友,新华夏自然不吝于大力扶持。即使是没有短期的经济或zz效益,也是值得的。
至于与美利坚的关系嘛,就比较复杂,虽然将来注定是竞争甚至敌对的关系,但是在此时,在群狼环顾的北美地区,两个新生国家却必须抱团取暖,互相扶持的共同强大起来,从而掌控拉美,以拉美为后院,与欧洲列强争雄。
因此,美国几乎是以近乎当初建造时成本价的一半获得了新华夏的13艘现役舰船,其中就包含3艘七千吨级的战列舰。战列舰在此前,甚至大明都没有得到过。但是,为了能让美国打败西班牙,也只能如此了。甚至,为了迅速提高美国海军的战水平,新华夏还派出了不少海军战人员直接上船指导,算是极其诚心了。
新华夏自从支持大明复国以后,对于外东北的关注就少了许多。
这也难怪,相比较南方富庶的大明能够给新华夏带来的利益,外东北就是一个黑洞,不仅没有带来任何收益,新华夏还要赔进去不少物资,以支撑远东酋长国对抗满清。此时,随着大明统治的逐渐稳固,以外东北来策应东南的战略已经起不到太大用。因此,新华夏对外东北的支持度也就有所下降,让远东酋长国也很是不满。
但是,新华夏没有顾虑到远东,不代表别人就不注意,其中,就有满清。倒不是满清的乾隆等人高瞻远瞩,想要维护领土主权什么的,纯粹就是自己的老路被别人给断了,绝不可容忍。
满清一直视东北为自己的发源地,并且还神圣化的宣称为龙兴之地,为此还将原本是东北原住民的汉人大肆驱赶与杀戮,造成东北与外东北地广人稀,百里难见人烟。只是,先是俄罗斯人经常挑衅,接着又是东北的少数民族在新华夏的支持下竟然胆大包天的建立了什么远东酋长国,不当人子。
现在,满清虽然在表面上看,与大明的战争有得有失,甚至在四川一带,还处于攻势。但是,满清上至乾隆下至普通的官僚都明白,满清的国运已经无法持久了,原因就是少数民族的天然劣势。大明已经重新崛起,获得了广大汉人的支持,这从满清控制区内不时爆发的汉民起义可以看出来。因此,乾隆等人都有随时撤退会回东北的打算。
但是,想要回头,就必须把除掉远东酋长国这颗钉子。
乾隆失败遭遇多了,为人也谨慎起来,不再那么好大喜功,务实了许多。他并没有着急忙慌的对远东共和国发动主动进攻什么的,而是做了许多看似微小但是十分实在有效的手段。
这几年,虽然满清的主战场在南方,主要兵力也是在与大明交界的前线。但是,在东北,一方面,是满族以及世代为奴的汉八旗人口大量回迁,使得外东北人口由不足百万人跃升到接近200万人,尤其是沈阳与长春,人口都已经超过30万。
沈阳为满清的旧都,人口原本就多,这是宗庙所在,原本就有二十几万的人口,增长到三十万并不太困难。
但是长春就不一样了。原本长春只是一个小乡村的存在,并不起眼。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长春居于中国东北地理中心,与沈阳与黑龙江此时最重要的城市的依兰也就是三姓城其实也在哈尔滨附近,几乎是等距离的。这也是后来的伪满洲国定都长春的原因。并且,长春深处内陆,可以避开南方大明优势海军的威胁。
在此建都,就可以将整个东北连结成一块,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因此,长春比历史上更早的发展了起来,成为东北除了沈阳以外第二个人口超过三十万的城市。这也说明,以乾隆为首的满洲贵族已经有了退往东北的打算。
在营建长春的同时,满清开始征发大量的汉人劳力修筑道路,试图改善东北的交通,为东北用兵创造良好条件,同时,1785年夏,在后来的佳木斯附近提前设置东兴镇,在此屯兵移民,与远东酋长国的伯力遥遥相对,针对态势十分明显。
酋长国虽然察觉了满清的不良意图,也试图破坏满清在东兴镇建城的意图,但是,满清早有准备,在此提前设置了军营。虽然只是土木结构,但是也不是以轻武器为主的酋长国军队所能轻易攻克的。不仅如此,在清军的乘势反击下,还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在酋长国看来,已经算得上是伤筋动骨了。毕竟,酋长国人口稀少。虽然这几年由于建立了几个城池,居住与生活环境得以极大改善,使得人口出生率也快速提高,但是毕竟不能像新华夏那般能够从大明获得移民,十几年了,人口只增长到了35万左右。这也是新华夏即使万般威胁,酋长国也不愿意冒险直接与满清对抗的原因。人口太少就是一个硬伤,折腾不起。
第一百五十三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北京,紫禁城。
乾隆听着新任军机首领大臣阿桂的报告,“陛下,据可靠消息,南方伪明的王秋已然去世,其指定的接任者黄冠成威德,不足以服众,为我朝叛逆宫兆麟威逼,已经退位,甚至据传已被杀死,南方乱局已现,军机处诸同僚的意见,是否趁势发动对伪明的进攻。”
此时,仅仅是乾隆与少数重臣的小型照会。并不担心泄密,因此,乾隆询问,“桂中堂,汝等觉得我大清能够再次克复江南”
阿桂面有难色,“现今伪明在江南大势已成,根深蒂固,恐不易断其根基,克复江南更是难上加难,最佳态势,战线南推至长江一线,与伪明分江而治。”
乾隆再问,“一旦占据江北,桂中堂可有把握守住而不失。”
阿桂跪倒叩首,“陛下恕臣等无能。”
乾隆沉吟片刻,让阿贵等人站起来,说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转载请注明来源: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