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泓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年初五,回家的第三天,之荔便上班了。
俞之荔,是业界出了名的俞大胆。
22岁大学毕业,入职法新日报社,6年来她风风雨雨、雷厉风行,是报社甚至当地报业最拼、最专注的女记者之一。24岁因被拐儿童的系列报道获得人生第一个全国大奖,此后更是获奖无数,27岁名片上便已冠上“首席”二字。也有不少大媒体、大网站、大平台慕名前来,意欲高价挖人。
总编唐易宝贝样护着,之荔对报社也是忠心耿耿,全力以赴地扑在伟大的新闻报道事业上,心无旁鹜。虽说纸媒每况愈下,她却日复一日打了鸡血一样全情投入。唐易明白,在主流大报都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小报能逆市增长,全靠优质记者之荔、蕙香、晋安这些人的努力。
前几年,在之荔和蕙香的倡导下,报社创办了“亲人归来”栏目,成立了专门网站,为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家庭寻亲,也为离散的朋友、战友、同事、亲戚搭建沟通平台。近两年,他们还制作了app,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将平台转移到移动客户端,以方便广大受众随时随地发现、拍摄、寻找他们所关注的对象。
这项工作纯属公益性质,不仅没有收益,还占用了记者大量的时间精力。但之荔、蕙香等人做得活色生香、风生水起。也因这小网站,小报的口碑一直很好,阅读量一直保持可观水平。
这年头,注意力就是经济。许美晴是天生的广告人,她从中看到了商机,与报社合作,组织了线下公益团队,因此衍生的广告投放、政府资助、社会捐赠都相当不错。也因此,许美晴与之荔、蕙香、唐易等人都成为了铁哥们。
记者,尤其是优质记者,是报社的核心竞争力。
之荔一直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工作,是她的朋友、爱人和孩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同事一个个步入婚姻殿堂,自己也在还没察觉时便莫名其妙成了大龄剩女。随着政策开放,大家又相继奋战二胎、三胎,家里老母亲身体不佳,日日逼婚,自己这年迫日索的,竟也紧张起来了。
这天,广告部一位新入职的年轻小伙子过来发喜糖,又把之荔、蕙香等几位大龄剩女那点心思勾了起来。
蕙香斜坐在之荔办公桌上,聊着家长里短,报社内外八卦,大家不免纷纷感叹岁月催人老。
“从校服到婚纱,能有几个走到最后的?早未必就是好。”蕙香这话明显带着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味道。
“之荔,你说你采访过那么多青年才俊,就没一个对眼的?”蕙香咬着苹果,叽叽喳喳个没完。
之荔耷拉着脑袋,摊开双手无奈道:“见过帅哥是无数,无奈都有主。唉,我现在都不敢回家了,我妈天天念,我没神经衰弱也算是奇迹了。老实说,我并不认为一个女人一定要结婚生子才算圆满。”
蕙香大笑,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可要是真不结婚,到底孤单了点。你总不能工作一辈子吧?等你晚年,总需要个伴吧?”
之荔左手托腮趴在办公桌上,深思地看着韦蕙香,悠悠道:“韦土豪,不如,你收容收容我吧?我再在家里窝下去,就凭我妈那架式,不成抑郁也早晚成怨妇、恨嫁女。”
“得,我家小业小,可容不下您这大首席。”蕙香嫌弃地摆手,“再说了,我不也是爹看不惯娘急着赶的‘剩斗士’吗?急什么,他们就你一个宝贝女儿,说呗,再说不还得宝贝你啊?对了,你不是早买了江边豪宅吗?赶紧装修,装修好晾晾,赶紧搬进去,人生得意须尽欢。到时,也带姐们几个去逍遥逍遥。”
“新年好啊!美女们。之荔要搬家?”正说着,只听见前方一阵风一样的声音,是许美晴春风满面地过来了,“那可一定要带上我。”
美晴是标准的江南美女,吊着一对丹凤眼儿,一头诱人的大波浪,细腰风柳,长裙性感,风情万种。说话间,她已经从手提包里掏出一叠红包,“开工大吉,见者有份。”边说边热络地给在场每个人都发了一个红包。
之荔、蕙香等接了红包,好话连连。
几个女人嘻笑一番后,又围绕着“嫁”与“不嫁”各抒己见,气氛十分融洽。
浪荡才子谢晋安叼着一盒纯牛奶姗姗来迟,大老远就问了起来:“之荔,你可真了不得,流浪乞丐这样的案子你都敢报!我跟你说,那些人都杀人不眨眼的,之前xx报的xx记者,就因为报了个流浪儿的事,听说现在已经是失踪人口了。不是我吓你,以后你出门真得小心点……”
之荔眉头一皱,工作上的事,她俞大胆还真没怕过谁。
美晴抢先一步上去,往他怀里递了个开工红包,朱唇暗启亲热道:“新年快乐!谢大公子。关心我们之荔前,还是让我来关心关心您老人家的个人问题吧。话说,您打算何日请我们喝喜酒啊?”
晋安笑嘻嘻接过红包,说了一通“许老板发财”之类的后,大手一挥笑道:“去去,哪壶不开提哪壶。本公子的个人问题,不劳各位大姐费心。想我堂堂谢大才子,还怕没对象。”叼着牛奶盒转身又走了。
几位女士哈哈大笑,统一战线,话题成功转移到谢晋安年近40犹未婚配的八卦上。
谁都知道,揭露、报道、跟踪阴暗、罪恶事件,虽是法制记者的天职,但人心险恶、狗急跳墙,到底是个危险活。
聊了几分钟,美晴便起身告辞,还特意要求之荔送送。之荔会意,把她送到楼梯口。美晴左右看看没人,从包里拿出个红色信封递过来,小声道:“你这段时间很累,春节都加班,给你办了张美容院的年卡,有时间去放松放松。”
之荔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你也知道,我一天到晚忙……”
“拿着。就因为你忙。女人,要爱惜自己,你以为能永远年轻漂亮啊。你我之间,分什么彼此。我那点事业,还不是靠你带着大家帮衬?”美晴不容分说,将信封往之荔手上一塞,优雅地转身离去。
采编部是报社的核心部门,俗称智囊团队,加上法新日报是小报,采编部一共就10人,还有1人是兼职编辑,所以记者们个个都是报社主编唐易的宝贝。
唐易是个能人,生于70年代初,拿着北京大学经济学与法学双博士学位,从司法部门下海到了报社,天南地北,没有他搞不定的事。但采编部剩男剩女的婚事,他也是毫无办法。他是传统男人,认为到一定年龄,有稳定的家庭、孩子才是一个人的正常状态。所以,只要有新人入职,他的小心思就动起来了。
这不,中午下班前,唐易特意来到采编部宣布重大新闻:“来了一批实习生,采编部分到特别优秀的一男一女。男的高且俊,女的美且乖,你们可千万要认真对待。”
下午,果然带来了两位年轻人。男的叫肖斌,身高足有1米8,浓眉大眼、大长腿、小白脸,干净整洁,阳光帅气。唐易把他派给了之荔:“之荔,这是肖斌,以后他就归你了。”又吩咐肖斌,“肖斌,这是俞记者,我们的首席记者,跟着她好好干!”
肖斌举止大方,不卑不亢,乖巧而真诚:“之荔姐,以后有劳您了。”之荔常带实习生,礼貌地笑笑,不以为然。蕙香却看傻了眼。
女生叫蓝玫,纤瘦修长,皮肤白皙,五官十分精致,长发披肩,眉目如画,整个就是一从古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儿。当唐易带着这小美人儿走到晋安面前时,晋安眼睛都看直了,整个办公室顿时安静。
晋安向来对美女没有抵抗力。他站在蓝玫面前显得局促不安,语无伦次说着些欢迎的话,紧张得舌头都要打结了。
蓝玫话少,整个过程都是唐易在介绍,她礼貌地微笑点头,一个字都没说。
一个星期下来,肖斌鞍前马后对之荔格外用心。他勤快文笔又好,之荔很是欢喜,俩人师徒相称,一动一静,一字一句,配合得相当默契。
蓝玫虽然安静,但察颜观色,极其敏感,动手能力强,做事不用人吩咐,吃苦耐劳,从上班第一天就加班加点,从无怨言,十分讨人喜欢。
不过这蓝玫也是个奇葩,永远冷静得似乎不食人间烟火。
某次,晋安在几个同事的怂恿下,鼓足了勇气,拿着电影票和鲜花过来,还没来得及表白,蓝玫已经表态了:“谢老师,谢谢您的好意。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请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和感情。我目前只想好好工作,不想谈其它。”
当着同事们的面,晋安颜面扫地。但对这样芙蓉带水、直接了当的姑娘,他总更上心了。
这天,因为之荔加班赶稿,下班时已经晚上9点。出了报社大门,她正跟门卫大叔说着话,突然一个黑影从侧面泼来一盆潲水,之荔虽躲闪及时,但仍被酸臭水溅了一身。
惊魂未定中,她看见不远处那个蓬头垢面瘦弱矮小的男人了——正是年前报道过的,那个带着2岁的孩子乞讨的流浪乞丐。那人左手拎着油腻污浊的塑料桶,右手指着之荔的鼻子,恶狠狠骂道:“我叫你报,叫你报,那么多乞丐,你不报别人偏报我。我告诉你,你害我没饭吃,你也一样别想有好日子过!”
门卫大叔从保安室抓了电棍追出来,男人飞快地转身跑开,上了不远处的一辆面包车绝尘而去。
之荔一边清理身上的污垢,一边安慰朱大叔:“没事没事,好在不是硫酸,算他还有点良心。我洗个澡换身衣服就好了。”
朱大叔一脸疼惜,“从我认识你,这都多少回了?还好只是脏东西,要是有害物体,你这小命早玩完了。”
之荔笑笑:“没事”。
“上回报道拐卖儿童,孩子也没人认领,你还被人浇了汽油,要不是警察到的早,你哪里还有命!之荔啊,我劝你尽早换个岗位,广告部也好,发行部也好,都比干这个强。”大叔苦口婆心。
说话间,已到了办公楼下。之荔轻松地笑:“叔,放心,我没事。那孩子进了福利院,对他来说就是好事。再说,那次比这回恐怖多了,那可真是汽油啊,那家伙手里还拿着打火机……呵呵,您看,我啊就是福大命大。”
“你这孩子,真叫人担心……”
“大叔,您放心。邪不压正,我啊,吉人天相。”她回头嫣然一笑,拾阶而上,“我换衣服去了啊,大叔,放心。这事,保密哦。”
朱大叔看着她的背影,长叹着气。
在这报社看了十多年大门了,俞之荔是唯一一个自己看着从校门走进这个大门,自始至终,激情满满地奋战在新闻事业第一线上的女同志。这几年,他看着她由扎着马尾的青涩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干练而不失温柔的女记者。她待人亲切爱笑,尽管话不多,却懂得尊重人,让人放心。这些年,她也做了很多实事,为报社争了很多光荣,更甚者,要不是她,这不起眼的地方小报,也许早被某大报合并了。她是第一个将笔墨对准大街小巷的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她是第一个从反思角度追踪报道残疾流浪汉的,她是第一个号召在报纸上增开社会救助专栏的……她的目光,始终带着慈爱流转在最底层人、最阴暗的角落里,她是他心里的铿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