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技术流小说】地址:jishuliuxs.com
“蕲年宫政变后,嬴政想要处死吕不韦。”
“他欺嬴政年幼,夺权在先,又将嫪毐送给赵姬,惹出这么大个祸患在后。于公于私,于个人于法律,就是找八百个不同的角度,吕不韦都是该死的。”
“可即便理由如此充分,嫪毐已经因叛乱被车裂,在嬴政想处死吕不韦的时候,依然有大臣给吕不韦说情。”
“和嬴政前往雍地行君主礼,在加冠的同时顺便调查嫪毐之事一样。想要处死吕不韦的嬴政,又因大臣的劝阻,不忍杀吕不韦了。”
“顺便,不忍,多么有意思的词。这世上任何一本书,都不如史书来的精妙有趣。”
“嬴政真的是不忍吗?”
“出了叛乱这么大的事,都有党羽敢为吕不韦求情。我们也不知,他们依仗的是吕不韦,还是自信嬴政这个年轻的君主,掌控不了秦国的朝堂。”
“可正如秋后的蚂蚱们一般。莫说是求情的大臣,便是吕不韦自己。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铲除吕不韦的时机很快就到了。”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十月,距离嬴政想处死吕不韦仅仅过了一年,嬴政罢免吕不韦的相国之位。”
“我们不妨想一想,一年前帮吕不韦说话的大臣还在吗?”
“如果还在,他们为什么不再次帮吕不韦说情?”
“是他们不想说,还是不能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才会让大臣们敢在国君面前保牵扯进叛乱之中的吕不韦之后,却在这次罢免相国的时候,不发一言?”
“一个权倾朝野的相国被罢免,如此大的事,竟就这么轻轻拿起,又轻轻放下了。”
“罢免自然不是吕不韦的最终归宿。”
“只是他的结局暂且略过,因为吕不韦被罢免的这一年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十月,罢免吕不韦这个相国后。齐赵两国派了使者前来,在嬴政款待他们的酒宴上,齐国的使者茅焦突然劝说嬴政。”
“他说秦国想要统一天下,嬴政却把自己的生母流放,诸侯国若是听说嬴政流放生母的恶名,恐怕他们会背叛秦国。”
“嬴政采纳了他的意见,赵姬被从雍城接回了咸阳。”
“往后的人评价这段历史时,大多会说嬴政是个好名声,为了有个好名声什么事都能做的人。”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为什么偏偏是罢免吕不韦相国身份之后,有使者谈及嬴政生母赵姬的事?”
“使者说,担忧其他诸侯国因为听到将生母流放的恶名,因此背叛秦国。可问题来了,此时已是秦王政十年,赵姬在雍地已经住了一年。若是事情没有流传出去,为什么他这个使臣知道赵姬被流放?”
“如果事情已被流传出去,时隔一年,使臣茅焦又为什么突然开始在意,嬴政流放母亲的恶名会影响秦国的统一大业?”
“还有一点,赵姬之事,既是秦国的事,又是嬴政本人的私事。”
“它可以被当做国事讨论,也可以作为嬴政个人的,不能被提及的私事。究竟是什么?让茅焦这个外国的使臣,不怕触怒嬴政,主动提起这段算不得光彩的事?”
“他这个来自他国的使臣,当真这么相信自己的使臣身份,能保得住他这个项上人头?”
“以及,雍城是秦国历代国君的国都,有十九位国君先后在此执政,嬴政实行冠礼的地方也是这里。它离嬴政的都城咸阳只有130公里,这般重要的位置,这么近的距离。”
“说流放,真的好吗?”
“史书不会详细记录每一件事的缘由,它只告诉我们最终的结果。当我们对事件发生的缘由产生疑惑的时候,不妨跳脱一点,看看结果是什么。”
“赵姬在雍城生活一年后,就被嬴政从雍城接回到了咸阳,重新居住在甘泉宫。”
“同年,被罢免的相国吕不韦,被逐出了咸阳,去往他在河南的封地。”
“真巧,巧的像是故意的一样。”
“后面的事,倒也没什么好说的。”
“赵姬于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十九年去世。她在秦国的旧都雍城受了一年的苦,就被自己的儿子接回了咸阳。”
“所有人都以为她的儿子恨她,为了统一大业,为了不招致诟病才把她接回来。也有人说,接她回来是为了将她放在眼皮底下监视她,防止她又掀出风浪。”
“没有哪种说法能得到印证,只有一件事确确实实,嫪毐之乱后,她又在咸阳跟她的儿子生活了九年,熬过了所有跟她有仇的人。在她死前的一年,她统一六国的儿子,亲赴赵国,坑杀一堆跟他跟母家有仇的人。”
“至于吕不韦。”
“公元前235年,他前往河南封地以后一年多,各个诸侯国都派人来到他身边。吕不韦曾任秦国的相国,巅峰之时有门客三千人,此时诸侯国来找他,用心可想而知。”
“于是,嬴政去信一封到河南的吕不韦手中。”
“史记吕不韦列传里,信中嬴政这般问,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有什么功劳?却在河南有封地,食邑有十万户。吕不韦跟嬴政有何亲缘?却胆敢自称嬴政的仲父?从此封地取消,吕不韦跟家人一起搬到蜀地去。”
“唐朝李白说,噫嘘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生活在唐朝的李白觉得难,比他还早一千年的吕不韦,只会觉得更难。他若是拖着一家老小前往蜀地,只怕还没到地方,就已经家破人亡。”
“嬴政让他跟家人去蜀地,就是让他二选一。是他自己一个人死,还是他跟家人一起死在去蜀地的路上?”
“历史告诉了我们结局,收到来信的吕不韦,服用毒酒自尽。”
“这是历史告知我们的最终结局,借着结局,我们能够推断出来的,是吕不韦为什么会接受二选一。”
“众所周知,二选一是高位者给低位者的选择。只有高位者才有给予选择的资格,因为给予选择的的关键,就是必须选择的那人没有不选的资格。”
“如果吕不韦有不选的资格,他大可以学嫪毐,学成蟜起兵。可他没有学,吕不韦看到了嫪毐和成蟜都兵败身死,下场凄惨。”
“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点是,嬴政十三岁继位,吕不韦权倾朝野。之后,嫪毐权倾一时,再之后,成蟜不知借助谁的力量起兵叛乱,位于后宫的楚国人华阳太后,亦是不知在当中担任怎样的角色。”
“所以,同志们,不要以为史书没有记载,就觉得嬴政的王位来的一帆风顺。”
“他是在四面楚歌,腹背受敌的环境下,极限反杀了他国君之位上的所有人。”
谢惜因正欲说下去,突然眼尖看到了滚动的弹幕。
她念了出来:“君何亲于秦,吕不韦不是嬴政的生父吗?”
所有世界里嬴政时期的大臣:冷汗直冒……
能不能给他们快一点的死法?
“这位同志可能是在看史书的过程中产生了误解,”谢惜因,“我们能考据到的,关于嬴政是赵姬跟吕不韦私生的说法,最早的应是来自司马迁的史记。”
“他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写,吕不韦娶了美丽的赵姬做姬妾,两人住在一起后,赵姬有了身孕。没过多久,赢异人看上了赵姬,于是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了赢异人。”
“赵姬隐瞒了自己怀孕的事实,被送给赢异人十二个月后,她生下了孩子取名政,赵姬也因此成了赢异人的夫人。”
“同时,他也在秦始皇本纪里写,秦始皇帝,是秦庄襄王赢异人的儿子。”
“在一本书的两个篇章给出两种答案,不是因为司马迁在监牢里写史书写到头脑昏花,是因为他出生在汉朝。有关春秋战国先秦的历史,都是他从流传下来的史料里搜寻而来。”
“司马迁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面对两种截然相反的史料,他也没有办法判断真伪。于是在他编写史记这本书时,他将两种说法的史料都写进去。”
“这便是他写嬴政是赢异人孩子,又说嬴政是吕不韦孩子的原因。”
“首先,我们纠正一点。赵姬先嫁给的人是吕不韦,随后才被吕不韦送给赢异人。若她真跟吕不韦有孩子,这个孩子也不叫做私生子。”
“至于嬴政到底是谁的孩子,我们可以先从两段史料里论证。”
“写嬴政是吕不韦孩子的史料里,提及赵姬隐瞒不说,十二个月之后才生下嬴政。单从时间上来说,这个孩子就不可能是吕不韦的。”
“科学已经告诉我们,胎儿最多只能在母亲肚子里存活十个月。一旦超出这个时间,母亲和胎儿都会面临生命危险。”
“如果赵姬肚子里的孩子是吕不韦的,真像史料记载的十二个月后才生,此时的赵姬应该埋在坟墓里两个月了。”
“从史料之外论证,我们得先明确一点,古人不是没有脑子的蠢猪,赢异人也不是。”
赢异人:……
真够冒犯的。
小说推荐:【黎明小说】【热趣阁】《独悦你[带球跑]》《空想具现的大贵族》【22文学】《大清话事人》《破云2吞海》《从鱼》【重生小说网】《穿书后成了狼孩》
《历史直播,从遗憾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