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我靠灵力在大山深处把田种》最新章节。
明媚的阳光轻轻洒在地面,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河东村村口处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不大,水流平缓。
经常能看见有村民去那钓鱼,小鱼放回去,大鱼就钓上来就拿回去吃。
河东村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村里人都爱惜这条小河,相互约定不许下河用网捞,河不大,本来鱼就没多少,谁想吃谁就来钓,钓上来那算你厉害。
宋诗蔓吃过早饭,拿着她家简易的钓鱼竿去河边钓鱼,她也喜欢钓鱼,安安静静的,微风徐徐,让人能静下心。
宋诗蔓找了平坦的地方放下带靠背的小板凳,即使她现在晒不黑,她还是带了个白色遮阳帽。
鱼竿放好鱼食甩进河里,她就开始老僧入定。托着腮静静的看着波光潋滟的河面发呆,脑子目无目的的神游。
“蔓蔓钓鱼呢?”有路过的村民看见宋诗蔓都笑着打招呼。
宋诗蔓抬起头笑脸相迎。
坐在她这个位置,能看清村里人在田地间忙碌的身影。
离村口近的那家婶婶,从自家树上摘了一袋子青枣,送给宋诗蔓。
宋诗蔓自家没种这个,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拒绝,赶紧道谢:“谢谢婶子。”
这位婶子摆摆手不在意的说:“谢啥,蔓蔓你要想吃就自己来摘,今年年头好,结的多,再不摘就被村里那帮半大孩子摘没了。”
村里每家都会种一棵两棵果树,大多种在院墙外,沿着路两边,除了果树,还种的杜鹃树、其他品种的观景树。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种,熟了时,你想吃打声招呼就可以来摘。宋诗蔓家种的两颗柿子树,还没到结果的时候。
“我知道啦婶子,到时候绝对不跟你客气。”
宋诗蔓把果子放在一边,掏出来一个,随便擦了擦咬一口,清脆多汁,还特别甜,比以前在南城吃的那些甜多了。
村里五六岁年级的小孩有七八个,这边二胎多,都讲究个以大带小。
这帮小孩吃过饭都相约出来在村口玩耍,看见宋诗蔓钓鱼也不认生,叽叽喳喳的凑过来说话。
宋诗蔓也不怕他们把鱼吓走,笑眯眯的问他们都是谁家的小孩。
小孩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老底交代出去了。
宋诗蔓把枣子分给他们让他们吃,为首稍微大点的小孩,蹲在那摇摇头:“婶子说啦,我们要吃就自己去树那摘。”
“真乖。”宋诗蔓夸道,也不管一人塞了一个。
吃了枣子,这帮小孩也不走就陪着宋诗蔓在那钓鱼。
有家长看见离老远就喊:“臭小子,别打扰人家钓鱼,赶紧过来。”
小孩也不听,他们听宋诗蔓讲故事呢。宋诗蔓给他们讲外面的故事,跟他们爸妈回来讲的又不太一样,让他们听得入了神。
宋诗蔓最终一条鱼也没钓着上来,空空而来,空空而去。
她也混不在意,钓鱼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
她闲着没事,在田里四处溜达,想从周围吸取些灵感,用在山上。
除了种植果树以外,她还可以种植些农作物,比如黄豆、地瓜、还可以种植一些高山茶,挑选优质耐旱,适应高山土地的品种。
他们村子种植茶叶的比较少,有的人家自己喝会在山上开出一块梯田种茶叶。
宋诗蔓想来想去,想的头痛,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想,种吧种吧,想种啥就种啥,最次的也不可能颗粒无收吧。
再说宋志辉这里,他连跑了两天镇里,那家人终于给宋志辉回话,他兄弟从老家回来了,可以随时去看他的树苗了。
宋诗蔓和宋志辉不敢耽误,赶紧开车去了镇上,介绍人叫王进臣,四十多岁,矮胖的,笑起来满脸肉褶。
宋志辉一直叫他王哥,宋诗蔓也跟着叫王哥。
王进臣乐呵呵的说:“你就是宋辉的妹妹呀,长得漂亮,跟大明星似的。”对于好看的人,大家都有包容性。
宋志辉微微一笑,与荣俱焉,没说他妹妹就是半明星。
宋诗蔓赶忙客套的说:“宋哥你赞谬了,这次多麻烦您给费心了,不知咱们接下来往哪走?”
王进臣没开车上了他们的车给他们领路:“我这哥们是富阳县的,说远也不是特别远,开车到那不倒一个小时。”
富阳县挨着柳河县,宋志辉去过那里。
卖果树的这人名叫赵军,也是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早在家等候他们了。
一行人简单寒暄没耽搁,直接去了果园,里面大小参差不一的果树望不到头。
现在刚进入一月份果树上只有叶子,这里的种类比宋诗蔓想象的多,不论是幼苗还是成熟的果树,都可以移植。
赵军询问他们想要的种类、年份的。
宋诗蔓不好意思的说:“有哪些是好种耐活的?”她先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讲。
要说最好打理的果树,那就无外乎苹果树、梨树了这种树可以适应大多数贫瘠的地形。
“你还可以种些栗子树,都不用打理,当然也不止这些。”赵军种果树多年,自然懂得各种的道理,他给兄妹传授经验。像枇杷荔枝这类就要花费些心思了,尤其枇杷,烂的快。
宋诗蔓受教了,她跟宋志辉商量了一会儿,最终决定买桃树、梨树、苹果树、栗子树还有柿子树、柑橘树,这些果树好养活、不用精心伺候省时省力,至于她想种的荔枝树枇杷树换成了高山葡萄树,到时候在葡萄树下做个亭子,既能乘凉还能吃水果,挺好。
“年份就要当年结果的吧,桃树要年份大一点的。”宋诗蔓不想再等。
赵军理解,承包果园的都是这种想法,早结果早收回成本。
赵军领着他们边看树边介绍价格,最终宋诗蔓讨价还价花了二十几万买了这批苗,光是桃树苗就占据了几百颗,每棵都根繁叶茂。
别的树也都百八十棵,赵军还送了两颗杨桃树。
虽然已经尽量收着买了,宋志辉还是有些担忧,虽然他们这边什么水果都能种植,但是还是有好坏之分,不说口感的差异,也没人敢一下子种这么多,这边气候暖果子成熟后烂的快,价格也实时变化,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的有的是。
可是她小妹又信誓旦旦的告诉他不必担心,宋志辉劝慰的话只能咽进肚子里。
其实宋诗蔓如果不是因为有灵气在,她也不敢种这么大面积,她当初回来的时候心中的想法是先种少量的,打开市场在慢慢增加,地里还能种别的农作物。
现在有了灵气加持她才敢稍微放开手脚。
宋诗蔓与赵军签订采购合同。赵军还叮嘱她,尽早挖坑,果树栽上以后还有个适应期,别耽误花期,等她们这边准备就绪,提前通知他,他就把苗运过来。
宋诗蔓和宋志辉道谢,请了赵军和王进臣吃了顿午饭,才返回镇里。
近千棵果树的种植不是一个小工程,时间紧迫光靠人力不可能挖掘,涉及到用机械。
宋诗蔓和宋志辉回家,全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
既然种果园,机械是必须要配备的,宋诗蔓在网上查询到有专业的挖坑机械,她了解了一下详情,全家人一致决定购买。
这个挖坑机,需要人工扶着,挖好坑,直接把果树载进去覆土即可。
这么多树光靠一家五口,干完都得累趴下,宋诗蔓就说起雇人,要抬着机械,还要栽树。
宋建平说道:“也行,就在咱们村找几个,别看咱们村的人年龄大,但有钱可挣,这些人一个都不会落后,都是老庄稼把式了。”
宋诗蔓对于这些事不太了解,她吧这事交给她爸,全凭他做主就行。
得了任务,宋建平又去找宋建青去了,他现在也习惯有啥事跟他探讨探讨。
宋建青听完他的意思正色道:“村里人一定很高兴,对他们来说难得赚钱的机会,距离近,还能顾上家里。”
宋建平定的一天120块,钱不多,需要十个八个人就够了,对于这些在村子里走不出去的中老年,又没有手艺傍身的人来说,那真的是件好事,钱多钱少,总归是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