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小说

分节阅读 87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转载请注明来源: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

远,补给困难,而英国在远东却有大量的补给点,远征澳洲的战争,英国人获胜概率很大,因为英国人的铁甲舰也在快速装备海军,甚至吨位也在逐渐增加,有了与新华夏争雄的资本。

不过,有人反对,因为不值。不错,在英国人字典里,国家荣誉之类的虽然有,但是并非不可或缺,最主要的是实利。对于澳洲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已经占据了最好的地方了,还要那么多沙漠干什么劳师动众,油漆是耗费大量金钱,不值得。要知道,现在的英国国库还空虚着呢。

不过,有人提出一个方案,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赞同,那就是,结交远东的满清,不仅能够给新华夏添堵,还能给英国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

虽然几年前曾经有过菲利普策访华,但是当时满清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南方的大明依然在消化上一次战争的成果,满清曾经多次试图利用当地的反明势力展开破坏行动,但是在大势上是于事无补的,江浙、安徽、两湖、两广以及江西局势逐渐稳定,大明有了一块牢固的基地,且这块基地算是华夏的精华之地,无论人力物力还是资源,都是超过了满清掌握的土地。随着大明政权的稳固,距离反攻之日已经不远。

反观满清,由于大明的宣传,满清对于濒临大明的地方掌控力直接下降,有许多当地官员被刺杀,导致这些地方根本没有人愿意去这些地方当官。更糟糕的是,满清朝廷对汉族官员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大大降低,参加科举的人都一年少似一年。满族人统治的根基虽然是满蒙一体,但是汉族官员治理汉地也是满清的基本国策,没有了足够的汉族官员,凭借那些整天舞刀弄帮甚至斗鸡走狗的八旗子弟治理国家,简直是个笑话。

这就是少数民族征服汉地的悲哀,他们没有充足的人口实施有效的控制,只能依靠汉人,一旦有汉人政权新立,他们的统治就会岌岌可危。

乾隆及其大臣们想到的对策无非是收缩兵力,驻防京畿,另一面,将满人大部分搬迁回东北,加强对东三省的控制。

因此,与在新华夏建立使馆,在给新华夏制造一个稳定和平的假象之后,有一支代表团与1781年5月悄悄的访问满清。

与上次非正式的访问不同,英国这一次派遣了外相福克斯出访。福克斯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国会多数派辉格党的首脑人物,内阁首相波特兰公爵其实就是个摆设,他才是内阁核心人物。福克斯虽然不受国王待见,却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演说家,无疑是出访的最佳人选。

福克斯这一次访问满清可就与菲利普策不同了。菲利普策算得上是一名带有点理想的理想主义者,而福克斯就是地道的政客了。他对于满清普通民众的生活根本就不关心,对于享受的种种特权也是甘之如饴,直到见到乾隆。

此时的乾隆已经须发斑白,比起几年前简直老了二十岁。此时的满清朝廷,失去了以往的尊严,有一种更加陈腐老迈的气息,就如同此时的乾隆。

遭受沉重打击的满清似乎终于睁开眼睛看世界了,他们明白,原本认为是撮尔小国的英夷竟然是雄绝天下的海洋霸主,连骄横的新华夏都难以匹敌,心思就活络起来。

这时候,天朝的颜面已经不存在了,直接安排了乾隆最亲信的福康安负责接待。话说这几年的惨败,让乾隆有些不想接近群臣,只有福康安得以经常面圣,并经常代传乾隆的旨意,恩宠之隆甚至超过了特的父亲傅恒。

福康安经历了几次的惨败后,再也不复此前的盛气凌人,带人反而和删了许多,对于英夷的访问,更为重视,亲自陪,陪同的满清官员还有崭露头角的和珅,此时任御前大臣行走,相当于是实习阶段,此前甚至还担任过军机大臣,虽然不是首领大臣,但是也算历练过。为人油滑,善于交际,更是将福克斯等人招待的十分开心。

但是,若论收获丰厚的,还是老狐狸福克斯。福克斯知道,要想获得市级的好处,还是先不要直接面对乾隆,最好要探听一下满清的底牌。这几天经过与福康安等人的交流与接触,更加了解到满清的虚实,对于此后的谈判有了个底。

一直到抵达北京的第五天,福克斯等人在满清安排的斋戒沐浴过后,面见乾隆。

乾隆的发须也经过仔细的打理,人倒是显得精神了许多,一见到所谓的英夷,不仅免了他们的下跪,还嘘寒问暖了一番,只让这几年习惯了乾隆冷酷一面的满汉大臣们惊掉了下巴。

乾隆的话自然有专人负责翻译给英国人听,福克斯对乾隆显然已经有相当了解,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骄横,反而更加谦卑,让乾隆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但是表面的谦卑并不代表实质上的软弱,实际上,福克斯甚至提出了比出发前英王交代的更严苛的条件:开放烟台、青岛、天津、大连为通商口岸,且要确保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四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对于侵犯满清主权的条陈,乾隆却只是皱了一下眉头,却没有表示什么不满,而是反问,“假如我朝答应了贵国的条件,贵国能给与我大清何物”

福克斯心中暗喜,知道乾隆虽然说得是假如,但是实际上已经默认了这个提议,就是要看自己用什么条件来交换了。福克斯经过几天的了解,自然知道乾隆想要什么,不慌不忙的说道,“如果大皇帝同意我们的要求,我们愿意无偿提供铁甲舰5艘,以对抗南方的大明甚至远方的新华夏。”

“铁甲舰”对于铁甲舰,满清的皇帝与大臣们自然不会陌生。就是由于铁甲舰的存在,让满清的水师全军覆没,再无可战之力,即使是英夷的所谓先进舰船在铁甲舰面前也是一坨废木头。更因为海战的失利,满清丧失了制海权,不得已还放弃了沿海地区。

此次英国人交易的铁甲舰都是千吨级以下的,这些年,随着了焦炭炼钢技术的逐渐普及,英国的钢铁产量在迅速提高,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生产所需,同业也给快速增长的造船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且,瓦特由于资金及物力的充足供应,蒸汽机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功率在迅速提高,这些都促进了英国人的造船工业飞速发展,甚至发展出了三千吨级的蒸汽装甲船,虽然相比新华夏的舰船吨位上有差距,航速上也较慢,但是毕竟与新华夏有了对抗的本钱。

只是随着更新更大的铁甲舰的加入,早期的小吨位铁甲舰已经不能满足英国人的使用要求,与新华夏类似,英国人也想到了外销。只是西方世界遍地敌人,只能转向外界,英国人就将目光看向了处于窘境之中的满清。他们不仅要通过出售铁甲舰获得更多的金钱收益,还要利用出售的铁甲舰来评估新华夏铁甲舰的战力。因为英国人并没有与新华夏海军直接交战过。而现在的大明就装备着新华夏的铁甲舰,吨位正好与即将出售给满清的比较接近,正是用于评估的最佳参照。

第一百三十三章渐生嫌隙的华明关系

果然,乾隆听闻英国人要以铁甲舰交换通商口岸,眼睛一亮,很有兴趣。在乾隆看来,以不值钱的通商口岸换取铁甲进,无疑十分划算,依据本心,乾隆也不会将汉人的传统领地当成自己必须捍卫的领土。只是也知道,谈判就是讲究敌进我退,有来有往。很快将自己的心思掩饰下去,毕竟是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再继续寒暄过后,就宣布退朝了,将谈判的任务交给了福康安与和珅。自己为一个大国的皇帝,肯定不能小商人般与英国的使臣展开讨价还价式的谈判。

事后,福康安与和珅的谈判组合配合的相当默契,福康安扮演黑脸,镇住英国人,和珅则是白脸,在中间打圆场,捞好处。

和珅并不十分明确英国人结果这些通商口岸能够获取多少好处,但为底层上来的官僚,习惯性的用上了小商人思维,讨价还价的本领极强。硬是将福克斯提出用五艘铁甲舰交换四个通商口岸的代价提高了近一倍,又增加了四艘铁甲舰。

更有意思的是,满清对区区9艘铁甲舰显然并不太满意,他们需要更多的铁甲舰,因此提出增加购买20艘铁甲舰。虽然经过讨价还价,英国人给与的报价是每艘千吨级的铁甲舰,价值95万两白银,接近后世满清的定远舰报价140万两的七成,吨位却只有七分之一,价格十分昂贵,当然,也有铁甲舰所用钢铁产量限制的关系的。然而,满清经历几次大的失败,已经拖垮了自己的财政,国库已经空虚的可以跑耗子了。因此,和珅不仅将铁甲舰的价格压低到73万两,还创造性的提出了分期付款的概念,以大清的财政甚至英国人即将设立的税务司的税收为抵押,来交换这些铁甲舰。

福克斯思考过后,确认了这些条件。

这几年,远东的大明一直是顺风顺水中。

自从1771年粉碎了满清的进攻,大明的安全形势完全改观,处于进攻态势。在北方,已经将战线维持在了徐州、宿豫一代;中部,不仅完全据有武汉,还将战线北移,趁着满清绿营兵哗变,也攻占了襄阳,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1781年9月,南京的天气依然炎热,已经头发斑白的王秋召集内阁阁员召开会议。

在大明,由于实行的君主立宪制的责任内阁制,内阁的权利大大超过新华夏的内阁。为内阁魁首的王秋,自然是权力最大的大明人。

在询问了一番内政过后,就询问到了最关键的四川那里。

“现在与成都的布政使杜林谈的怎么样了”

负责暗中接洽的军情司司长孙惠泉说道,“根据负责接洽的负责人言语,杜林已经做好了准备,寻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其中就有绿营的把总,只要我们兵临成都,他们到时候,必然打开城门接应。不过,他们要求,必须抓紧,否则,迟则生变。”

王秋拍板,“此时确实不宜拖延。”

转向边上的兵部尚书吴林成,“吴尚书,你必须尽快安排西方面军进军成都事宜。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只要占有成都,就可以具有四川全境,西可遥控西藏,北可威慑陕甘。同时还能将我们与满清的边境推进到秦岭淮河一带,真正二分天下,甚至从人力物力上,更是占有绝对优势,满清将不战自溃。”

吴林成点头,“首辅放心,我马上安排进军事宜,务必在两个月内做好兵逼成都的准备。”

“只有一点,以最恶劣的情况,假设成都没有内应,或者内应失败为前提,也要有能力占领成都这样的情形来准备。”

“是”吴林成站起来,行了个军礼,显示对命令的重视。

另外就是内政方面的,尤其是经济方面,由于与新华夏签订的关税条约,彼此之间的商品往来,关税十分低下,比如纺织品的关税就只有5个点。当初,大明人甚至以为自己赚了呢,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大明就是传统的丝绸布匹出口国。只是,他们大大低估了新华夏纺织产品的低价格特性。新华夏的大量产品涌入大明,尤其是廉价棉布产品大量进入大明境内,对大明影响最大。新华夏的棉布不仅轻薄,而且颜色鲜艳,式样繁多,更重要的价格十分便宜,只有著名的松江布的一半左右价格,严重冲击了江南的棉布行业。

黄冠城正是主抓经济的,对此十分头疼。

王秋也是比较苦恼,“没想到同样的东西,新华夏却能卖的那么便宜,我们之前真是太失策了。”

黄冠城面红耳赤,“都怪我当时与新华夏人谈判的时候没有注意。”

“这不能完全怪你,我们都不知道,新华夏的产品在大明市场上竟然有这么大的竞争力。”

黄冠城为难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棉布商人到政府部门请愿,希望提高新华夏棉布以及瓷器的关税。”

“那就与新华夏针对关税重新谈判吧。”

“可是,他们会同意吗”

“我们日子不好过,长久下去对他们也不会有好处。”

黄冠城点头。

散会了,众内阁成员纷纷离去,王秋却留下了内阁次辅黄冠城。

王秋指着自己花白的头发,“冠城啊,你看我的头发,都全白了,将来的大明可就靠你了”

黄冠城笑道,“首辅您还精神矍铄着呢,最起码还能再干二十年。”

“你小子别净说好话,我们还是说些正事吧。”

“首辅您说。”

“关于新华夏提出的经济间谍案,你有处理方案吗”

“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那经济间谍案,新华夏宣称是我们官方行为,大明与新华夏为友好邻邦,发生这样的事情,确实十分难堪。难道是我们情报部门授意的吗”

“是我授意的”

“是您这”

王秋并没有直接解答黄冠城的疑惑,而是反问,“你觉得新华夏怎么样”

“在我大明从无到有建立的过程中,新华夏可以说是出力甚多啊。”

“所以,你认为新华夏是我们大明的朋友”

“首辅的意思”

“新华夏一直有句话,我很赞同,那就是,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你一定要记住,牢牢的记住

仰望天鹅的蛤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加强版火影乐在首尔兵王鸿飞无限之万界公敌魔法大陆创世记学园都市的御坂姐姐三界魂行邪恶使徒道士之娱乐南韩重生赛罗奥特曼我才不萌双马尾恋爱吧死妹控文娱高手妾宠丹青曲超级附身韩娱之马斯克重生之校园风流游戏角色五年修道三年穿越死亡游乐场(ABO)阳澄湖帝王枫山五剑仙东方盈月歌胡俊的世界赤与蓝的初始逆天武仙熊猴子的作死日常宦海沉浮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大炼师银色终焉真综漫无双韩娱之国民导演幕末生活笔记远坂家的叛逆西游往生录韩娱之透视未来大唐逐鹿风云口袋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