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短,根本没有太多的消息。
乾隆十分失望,但是对于这个从小的玩伴还是有些耐心的,转头询问,“还有别的情报吗”
东阁大学士刘统勋上前说道:“臣听闻北方噩耗后,思前想后,方才醒觉,敌人既然来自北方,说不定,朝鲜或蒙古会有相关消息。因此,特意从理藩院查找最近来自北方的信件。其中,朝鲜有一条信件引起微臣的注意。上面写道,朝鲜自去年起,前后三次遭遇北方所谓新华夏美洲共和国的侵扰,不仅抢掠财物,还掠走大量百姓。前番更有甚者,强租朝鲜清津及附近地区,掠走百姓无数,秀女上千,更被勒索了百万两白银,手段极其恶劣。不仅如此,所谓新华夏远东总督,依仗武力,还强占了大清海参崴,设城堡,建城市,霸占态势明显。”
乾隆积攒了许久的怒火终于有了发泄渠道,“竟有此时所谓的新华夏竟然抢占了我大清的海参崴是可忍孰不可忍。再则,如此重大事件,理藩院索林为何早不禀告传旨,缉拿索林,查清罪责,加重查办。”
刘统勋与索林关系不错,双方来往比较密切,闻听乾隆冷酷无情的言语,面露兔死狐悲的神色,“索林大人听闻失职,已于家中自缢身亡。”
乾隆原本打算将怒气发泄到索林身上,却发现没了正主,一口气憋在胸口,差点呼吸不畅,良久,气息平顺,满脸通红,“刘统勋,你为人精细,明察秋毫,就由你负责,继续探明来犯之敌之底细。新华夏,新华夏,相必是汉人叛匪,前明余孽,一旦查获,罪不容诛。”
刘统勋领旨。
第五十章华清乙酉海战
经过多方打探,大清终于确认了,来犯之敌正是来自北方的库叶岛,现在已经将统治重心移到海参崴。
这对于满清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威胁。不仅是新华夏这个名字明显的是汉人的组织,还有,就是海参崴的位置直接威胁到了满清的所谓龙兴之地东北。
此时的东北,随着大部分的满族人入关,可是越发的地广人稀,掌控力度自然更加薄弱。这也是为什么满清在于俄罗斯人的谈判中,步步让步的原因所在。毕竟,最多涵盖外东北的龙兴之地都几乎没什么人了,再想要远东的土地,无疑是得陇望蜀,并且,也十分不值得。
但是,所谓的龙兴之地对于满清了来说又是特别重要,这可是满洲人一贯认为的自己的退路啊。一旦退路都没有了,那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因此,满洲国足已经不是考虑是否出兵的问题了,而是出兵的规模问题。
按照傅恒的说法,从大清向外东北用兵,有三条线路,一是从北路走,在吉林集结大军,经过陆路,直达海参崴;而是从三姓城集结重兵,沿着松花江乌苏里江方向,从水路进兵。第三条线路,自山东莱州府出兵,沿海路进攻,中有朝鲜可提供补给。
三条线路各有优点。
第一条线路,路线最近,但是行军最艰难。因为北方全是冻土,要进军只能在冬春两季。否则,一旦解冻,泥泞不堪行;但是在冬季行军,自古以来都是大忌,光是东北的严寒就让人望而生畏。因此,表面最简短的距离,反而是最难通过的,再者即使军队过去了,补给也很难过去。
第二条线路,距离最长,费时最久,且依然有段距离要陆路行军。
第三条线路,全部海路,沿着海岸线航行,以清军的船只来说,难度不大。
傅恒虽说倾向于第三条线路,但是并没有说出自己的建议,而是所谓的恭请圣裁。
即使是二傻子也明白,事情要拣简单的做,更何况乾隆并不笨,还很聪明。
以他天朝上国的思维,我大清天朝一切都是第一的,陆军第一,即使不擅长的水军,也必然是举世第一的。因此很快通过军机处下令,沿海所有水军船只向莱州府方向集结,意图一战功成。
乾隆询问,“不知此次可以出兵几何”
傅恒显然早有打算,回答道:“若有三月时间,可集结大小船只300余艘,兵丁万名,当可歼灭来敌。”
虽然多日调息,乾隆却犹有余恨,说道“对此无君无父之徒,当以雷霆之势一举歼灭,岂有当可之理。”
傅恒赶紧请罪。
乾隆下旨,“两月之内,集结足以容纳至少2万人船队,将来敌一举歼灭,以振大清国威。”
傅恒虽然感觉压力山大,但是主子有令,岂敢推脱咬着牙答应了。
65年9月,大清那臃肿而零散的水军终于自莱州府出发了。臃肿是因为满清此次出征,确实超过2万人,毕竟,满清不缺人,不缺兵。而零散,说的都是好听的,实际上,这次水军的乘船实在是千奇百怪。说实话,大清虽然海禁,但是沿海的船只并不缺乏。如果调动整个大清国的水师,输送两万余人不成问题。但是,乾隆太急于报仇了,只给了傅恒两个月时间,却要输送两万人,根本无法造新船,傅恒怎么办只能将压力释放到下面,由下面人承担了。
下面人为了完成这个来自朝廷的指令,只能绞尽脑汁得想办法。首先打算从两个地方集结舰船。北方以莱州港为基地,山东及北方省份的水师在此集结。以南地区在福州集结。二者会师于朝鲜釜山,而后合兵一处,剿灭海参崴余孽。
经过大肆搜刮,不仅水师的船只,甚至民间的船只也都用上了,才将将满足2万人的乘船所需。但是若论船只质量,那就无法恭维了。正规的水师船只,加在一起也就170几艘,占了不到一半。若论新旧程度,水师船只竟然大多数都是康熙年间的老古董,民间船只甚至还要新上一些。因为许多船只是在太小,不抗风浪,清人甚至想到了铁索连环,让三国演义的桥段变为现实。
傅恒代表乾隆前来查看军务,就看着这样的一支船队,简直要捂脸哀嚎,“这样的叫花子船队就是大清国的水师”远远望去,这个冗长的舰队看上去就像一个中文的死字。傅恒心头一惊,赶紧将这个不好的念头抛诸脑后。下令船队出发,自己却回去北京复命。
庞大的北方舰队先向东抵达朝鲜海州,接受补给,然后沿着朝鲜海岸线一路行进。外海不比内海,风浪太大。这些最小吨位甚至不足200吨的小舢板哪能抗衡大海风雨,只能开着海岸线航行,并随时根据风浪调整行程。
而福建水师为主的南方舰队,船只较大,倒是能在近海航行。不过也是先在大清海岸线航行,直到临近上海港,才转向东航行,抵达釜山。
结果就是,不仅朝鲜人明白大清舰队的行踪,就是远在海参崴的林航等人,都早早知道了清军水师的进程。
林航大喜,“这是给我新华夏刷存在的时候啊,十全老人真是善解人意啊。”
众人哈哈大笑。
不过,虽然看不上乾隆的水师,但是蚁多咬死象,还有阴沟里翻船这一说法。为保险起见,林航还是向新华夏本土申请,调集此时仍然在北美本土的旅海号与旅远号前来助阵。
毕竟,清军舰船数量实在太多了,多到火炮根本就轰击不过来。要知道,此时的火炮利用的还是,威力不大。同时有没有现代的火控技术,射击精度还很差。更何况,清军大多为小船,很有炮弹打蚊子的感觉。
因此,远东海军的几艘千吨级内河舰船很难阻止数量如此庞大的舰船抵达海参崴。虽然海参崴城防已经建立,相信清军应该也很难攻破。但是,能用较小的力气解决,何必要费力气呢凭借定远舰等三艘舰船那庞大的体积,厚实带令人绝望的装甲,可以说,现阶段,论海战,华夏人不怵世界任何海军强国。
虽然,舰船设计总工程师严厉警告,新建造舰船由于焊接强度的问题,不能撞击战,否则寿命必将再次削减。而定远舰在几次撞击战后,寿命也速度按了至少五年,据估计最多能够继续服役二十年左右,远远低于预计寿命30年。但是,海军一向坚信,一切为了胜利。舰船没了可以再造,失败了,可就什么也没有了,典型的败家子行为。
但是,即使如此,执行委员会却支持海军的想法,毕竟坐拥当世资源最丰富的大陆,浪费点不算什么。
当然,崖山人的软肋就是人口。因此,与敌人展开消耗战或者是登陆战,就力有未逮了。这也是现在华夏人依然尴尬的躲在北美却不敢声张的缘由。
此时清军水师最高指挥是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
黄仕简,字立斋,福建平和人,是顺治时献海禁政策对付郑成功的水师提督黄梧的孙子;平生最为艳羡祖父的功劳,认为自己只是时机不多,否则,也当立不世之功。现在,所谓汉人的叛逆出现,让他兴奋异常,自认为立不世之功的机会来了。
在釜山合兵并休整后,黄仕简传令加快行军速度,以免被敌人探听到舰队行踪,为人所乘。
接着,舰队在朝鲜北海岸休整了两次,终于临近海参崴,黄仕简这才放下心来。要知道,2万人中,只有不到一半是正规的水师出身,大部分都是旱鸭子。虽然他不相信自己会失败,但是,华夏人的大铁船被朝鲜人船的神乎其神的,也有点担心。万一这样的有大船撞过来,这些旱鸭子可就么没命了。
正在遐想自己此战得胜,接受乾隆嘉奖的时候,被周围清军的嘈杂声给惊醒了,“怎么回事”黄仕简厉声呵问。
边上一个副将大惊的指着一个庞大的身影,“看那里,什么东西”
远处,三艘小岛般大小的怪家伙,冒着黑烟向自己这里冲过来。在它前面,自己那所谓的水师舰船就成了玩具。虽然有无数的炮弹对着这个怪物打去,但是这个怪物却丝毫无损,依然以极高的速度对着最密集的舰船方位冲来。
人,对于自己力不能抗的东西总是报以最大的敬畏。看见自己所有的手段都不能对抗这个怪物,虽然此时的清军纪律也就严明,却依然不能阻止大量的舰船向四周逃逸。
但是,大多数人都发现,似乎逃跑也成了奢望。在后方,另有五艘较小的舰船包抄过来。虽然体型较小,但是依然比清军的舰船更大,是清军体型最大的旗舰的两倍大小。而且同样的铁甲,更快的速度。它们虽然没有直接碰撞,看似威胁小了许多。但是,凭借舰船上的速射炮,对付满清的小舰船反而更加有利。
崖山人以铁甲舰为核心驱散清军阵型,以内河舰船在四周包抄出击,赢得了最大战果。
此战,仅有极少数船只因为夜色降临而得以潜逃。包括黄仕简在内的近七千人成为华夏人俘虏,另外一半葬身海底。极少数幸运儿虽然脱离华夏人的魔爪,但是在夜晚的海面上,估计死亡的可能性更大。
第五十一章反思
而崖山人也损失了一艘内河舰船。在此次海战中,有一艘内河舰船因为陷入敌人的包围中,冲突不开,因中弹太多而沉没。幸好铁甲舰就在周围,赶紧驱散满清舰队,将船上的绝大多数人救了上来。
通过此次海战崖山人也明白,旧有的木壳带装甲的战舰,其实缺陷也是不小的。在低强度的海战中,缺陷不明显,但是一旦是大规模持续海战中,缺陷就十分明显了。那就是木壳船虽然有龙骨的存在,但是整体刚性依然不如铁甲舰,防护力更加不如。实践证明,当世没有任何别的国家的火炮能够给铁甲舰造成有效的威胁。因此,新华夏海军几次战斗胜利靠的从来不是火炮,而是利用那巨大坚固皮实的舰身,勇往直前的冲撞,干脆利落而成效显著。
而装甲的木船,本质上还是木质的结构,原本崖山人在木船上装载炮台已经是不合理的了。因为炮台的重量往往是火炮重量的5到10倍,视炮塔装甲厚度而定。崖山人虽然将内河舰船上的火炮口径一减再减,炮塔装甲也是尽量减薄,但也是近百吨的重量,而整艘舰船的排水量也不过一千吨。木船结构不仅强度不太够,还由于重心的上移导致舰船高速行进中有些不稳。这样,必然造成内河舰船机动力的降低,很容易陷入大量敌舰群的包围。
因此,崖山人事后的方案是:造船,造大船,造大铁船,以暂时的技术领先优势,最大程度的扩大新华夏海军的影响,从而获得实质性的好处。
毕竟,离瓦特改良蒸汽机已经不远,让崖山人的技术代差优势即将失去。
在近处偷偷观战的朝鲜人,再次见识了华夏人大铁船的威力,更加心惊。原来表面上强大的大清帝国,姜然也不是新华夏人的对手。自己小胳膊小腿的,有怎么能对抗得了新华夏。将战争结果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到了朝鲜与西面的大清。
不仅如此,朝鲜人担心华夏人会追究自己给大清人提供补给的罪责,在李吟的示意下,赶紧送上大量物资,以慰劳。
林航倒也不为己甚。毕竟,小国就是如此悲哀,命运从来不是自己所能做主的。永明城笑纳了这些物资,并催促加紧交割清津港及周围矿山。
此次慰问永明城的朝鲜使臣,就是崖山人的“老朋友”金焕章。可以说,几乎全朝鲜的人都在憎恨华夏人,除了金焕章。就是因为华夏人的出现,金焕章才得以连升数级,进入礼部,成了员外郎,专司与华夏人的外交。还由于崖山人制定了金焕章负责与新华夏的接洽,让金焕章的租用用更加凸显。虽然先前由于满清对新华夏的征战,让朝鲜人迷信了满清一回,打算
小说推荐:《这个武神太极端了》《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维持女配的尊严》【翠微居】《我!清理员!》《好莱坞的亿万富豪》《替嫁多年后》《地主家没有余粮啦》《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穿书后成了狼孩》
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