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小说

分节阅读 488

天才一秒记住【技术流小说】地址:jishuliuxs.com

张集愣了下,想回家的不只是自己的夫人,自己也有些想回家了,就算是在长安的时候,也没有现在出现这般急切的感觉。

相信不止自己一个人有这种想法,怕是来到这里的官员,大多数都有这种想法。

安南毕竟还是太荒凉了,这里终究不是自己的家,而且距离家还隔着那么远的距离。

他们这些来到安南的人,无一例外的全部得到了提拔,提拔的等级有高有低,就像县令孙苗,就是直接从正九品下的下县县丞,提拔到了从七品下的下县县令,如果他不选择来这里的话,想要在当地提拔为县令,这可能需要十年,或者二十年的努力才可以做到。

基层提拔本来就慢,况且还是下县那种最落后的地方,且县令,是官员阶级中的一个分水岭,县令以下的官员想要当上县令很难,但是县令,运气好的话,只需要五年就可以提拔到州府,运气不好的,十年也差不多了,就算不能提拔,也能换个地方继续当县令。

总而言之,就是县令往上走,远比县丞,县尉,主薄他们要容易的多。

张集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从一个毫无执政经验的书院教员,直接成为了一县主薄,这个提升的等级,不比其他人少,可以说,整个五人班子里,张集提拔的幅度是最大的。

“为夫毫无执政经验,朝廷能如此信任为夫,将为夫任命为主薄,为夫便不能辜负了朝廷的信任,待到南安的情况有所好转,并且稳定下来的时候,为夫便申请调回去,到时候无论是回去做官,还是回书院教书,对为夫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张集认真的说道,想家可以,但朝廷破格提拔了他们,不是让他们来想家的,但是想到委屈的夫人,张集又有些不太忍心。

毕竟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白天自己要去衙门,家中也就夫人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这样,等过段时间稳定下来以后,我托人捎回去一封信,看能不能让你二哥一家过来,这里的荒地还有不少,到时候租上一些,让你二哥一家来这里种地,平日里也能陪你说说话。”

夫人眼眶中瞬间落下了感动的泪水,如果能有亲人在身边的话,这日子自然也就好过了一些。

自己二哥一家只是普通的农民,因为太老实,出去打工又有些打不开,干活什么的也不利索,还经常受人欺负,所以也就只能在家种地。

如果二哥一家可以来这里种地的话,既能解决他们一家的生计,又能陪自己解闷,加上张集又是南安主薄,至少在这里,没人敢欺负他们一家。

至于去欺负别人,还是算了吧,就她二哥那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人,别人不欺负他就烧高香去吧。

这个时候的女人是最脆弱的,夫妻二人吃过了便饭,便早早的入睡,虽然远离家乡,但今日张集却给了她希望,至少这生活有了点盼头。

于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她狠狠的感激了一下张集的体贴。

一阵翻云复地之后,身旁的佳人带着满满的幸福熟睡着,张集却怎么也睡不着。

此时此刻,满脑子的都是工上的问题。

主薄好做吗一点也不好做,至少对于他这个初来乍到的菜鸟来说,是很难的。

主薄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文书等县衙的日常工,可以看做是县令的秘书,放在以前,主薄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一次次的改革,主薄的地位早已不如以前,但现在依旧是不可忽略的。

主薄麾下分设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六曹,最早的时候这六曹也是以主薄称呼的,但为了跟主薄有所区分,后来改成了参军,即司功参军,司仓参军,司户参军,司兵参军,司法参军,司士参军六位参军。

司功参军主要负责本县官员的考核,节假遣使,选拔举荐,祭祀,吉祥,道佛,学校,表疏,书启,医药,陈设帐幕等事,是六曹最为重要的一个。

司仓参军的任务就是跟粮食有关的了,包括丈量土地,征收课赋,管理常平仓等等,现在没了征收课赋,税务又有单独的税务所,所以司仓参军的权利被削弱了一些。

司户参军就是管理户籍,计帐,道路,人口流动的。

司兵参军以前倒是挺重要的,现在的任务只有两个,做好宣传,为每年一次的征兵做好工,司兵参军负责前期的甄选上报,另一个就是管理驿站。

司法参军,嗯,抱歉,这个已经撤了,或者说是一分为二,一部分去了武侯所,一部分去了法庭。

司士参军就是负责桥梁

这个也没了,六曹现在只剩下了四曹,这是历次改革之后余下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将来这四曹会不会也被取消。

但是就现在而言,摆在张集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

他手中没有人可用。

这四个参军,是他手下的重中之重,缺一不可,且必须是足以信任的人才可以。

自己两手空空的来了,跟本没有带足够的人手,也不可能带足够的人手,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主薄也就算了,可问题是,自己的经验并不丰富,只有在长安县学习的那几天经历。

所以,接下来的工对于他来说是很难的。

好在南安县的官场在这次的风波中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虽然官员能力不足,但总比无人可用要好的多,县令孙苗给了张集一个建议,从现有的四曹中去进行选拔,挑出合适的人来临时担任,如果合适,就继续,不合适就换人,而这段时间孙苗也会帮他盯着点,毕竟是主薄出身的,在本职任务面前,孙苗还是比较具有话语权的。

但这也显示出了张集能力不足的问题。

正文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坚定

类似于张集这种情况的在其他地方还有很多。

毕竟这次来的全部都是官员,基层的办事员是一个也没来。

屁话,办事员就算来了,也会提拔成为官员,总不能带着不入流的人来当办事员吧况且他们也没那个能力啊。

安南的这场风波,的确给大唐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当然,另一个巨大的隐患则是,这也充分的证明了目前大唐在人才储备方面的空缺。

关中等地这个情况要少了很多,毕竟每年都会补充不少的新鲜血液,但是一些偏远地区,这个就只能抱歉了。

来自于四大书院的,很少会有人愿意来这里,而其他书院的,拔尖的学生也进了各个地方的衙门为后备力量。

这些地方想要解决问题,只能依靠本地的力量才可以。

事实上无论在什么时候,解决这个问题都只能依靠本地的力量。

但是安南的教育环境极差,整个安南地区,直属都督府督办的学院仅有一座,且教员实力参差不齐,学员仅有三百多人,下面各县

算了,整个安南加起来,大小书院一共只有三座,没错,这些都是有钱人的玩物。

经过这一轮的扫荡,随着大批官员的落马,书院也紧跟着开始了清理人员的工。

首先被清退的是那些犯了大案官员的子弟,其次清退的是那些成绩极差的学员,这些人就是靠着关系进来的,然后混到毕业,通过假的方式进入官府,趁着上面有人罩,然后飞速的提拔。

这些人不要求能够成为朝廷的顶梁柱,但至少在安南这个地方当个太上皇还是没问题的,况且他们的前辈已经给他们做出了一个极好的示范流程。

于是,在第一波的清退中,整个安南三座学府,近千学员中,就卷铺盖离开了将近七百人,后面又陆陆续续的离开了二百人,第一轮清退过后,三座书院仅仅只剩下了一百余人。

均摊下来,教员都比学生还多,当然了,这些教员也被清退了不少,学生都有问题,教员难道会没问题吗况且还是安南这个地方。

这么一搞,整个安南的教育系统算是全军覆没了,紧随着官场系统,一点也不肯落入下风。

而基层储备力量的不足,也就导致了一个更尴尬的问题,在第一轮的大扫荡过后,剩下的学生,根本不够分的。

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南本地人是没办法顶上来的。

而目前大唐对于公职人员最低的要求是,认字,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哪怕只是一个经过县府承认的书院,走出来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县衙。

所以,当这个问题摆在李承光的案头的时候,这就比较尴尬了。

不仅只是李承光束手无策,魏徵与马周也同样束手无策,经验丰富的李道宗,也同样只能无奈的干挠头。

“现在只能从其他地方招人了”魏徵显的有些无奈。

马周摇了摇头,否定道:“不可,安南官场没有安南人,早晚是会出现大问题的。”

官场其实早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级别的官员可以是别的地方调来的,但是下面的基层,一定是本地的。

选择本地人这个看似无奈的举动,其实也是蕴含着一定道理的。

比如说他们熟悉当地的环境,熟悉当地的民风,只要保证廉洁问题,他们会是一股很好的助力。

而在其他地方,默认的规则是,一个县,至少要保证主薄和县尉是本地人,主薄是做日常琐事的,这个外人还真做不来,县尉则是征收课赋的,这个外人同样做不来。

甚至可以说,一个县外来的官员,只有县令和县丞,就算有其他的,一个县的外来官员最多不会超过三个人。

这是基层的特性,再往上的话,州府的官员大多数是来自于本州,有大约三成来自于其他地方。

而新的区划制度之后,省级单位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能者居上,但基本上会给本地官员预留不低于三成的位置,这不是妥协,而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地方,有些工,是需要本地人去做的。

安南官场虽然坏了,但是安南毕竟还是大唐的领土,这里还有三百余万百姓,全部让外人来统治,怕是会引起当地百姓的不满。

对于这些潜规则,李承光同样也很清楚,而两位大臣的争论,李承光也听到了。

此时此刻,李承光的脑子里,正在飞速的想着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操,才能解决眼前的困难

各个官府不可能只有官而没有吏,也不可能没有那些办事员,一个县只有五个官,手下没有其他的人,就是累死他们,也干不完一个县的工。

所以,这件事不能拖的太久。

就算从其他地区调人过来,这个也有些不太现实,三千多个官员还没来齐呢,一时半会儿的也调不来更多的人。

“看来只有内部挖掘了”李承光有些无奈,但语气中却没有任何的无奈,而是无比的坚定。

李承光很清楚自己就是安南的主心骨,自己的意见必须要坚定,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否则的话,就会给下面的人传输一种不太确定的感觉,做事的时候也会担忧这个事情会不会被随时的砍掉,如果都不用心去做的话,事情又如何能够做好

“让各县自己在本县内去发掘,通过民间举荐的方式挑选人品不错,有一定能力的人进入官府担任临时职位,另外将书院余下的这些人分配到各县,去教这些临时举荐上来的人识字,定期考核,若不通过,直接离开,识字没问题之后,再由主官组织对这些临时官员进行政策性的培训,一年后,由岭南省组织进行全面考核,李总督负责监督,若是有时间,孤会亲自来监督,通过考核的,即正式为任命,考核不过的,哪来的回哪去。

另外,学院要重建,由岭南省负责,在安南地区建设一座省级学院,各州必须建立一座容纳量不低于一千人的书院,各县看情况而定,但必须要建立归属各县的初级学府。

关于教员,孤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借调一些过来,其他的就各凭本事了,找不到足够的教员,就找一些相对清闲的官员来暂时担任,四年之后,这些新生力量必须顶上来。”

李承光无比坚定的说道。

乱世当下重典,没人愿意来安南这个地方,那就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本地人身上了,三百多万安南人,难道还培养不出这点需要的官员吗

李承光的思路也很简单,通过民间举荐,得到的人,能力不说,至少品行是没太大问题的,且能够服众。

能够服众,这是什么概念只要这帮人站出来,只要不是官府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基本都可以说服。

安南现在乱成这副模样,李承光也没指望安南可以立即好起来,他只希望可以维持现状,保持个三五年,等他们将新生代力

《唐朝最佳闲王》转载请注明来源: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拳皇异界召唤明美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魔法大陆创世记宦海沉浮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真综漫无双口袋萝莉韩娱之马斯克银色终焉韩娱之透视未来逆天武仙东方盈月歌网游之少林德鲁伊死亡游乐场大唐逐鹿风云回档一生枫山五剑仙远坂家的叛逆超级附身加强版火影妾宠重生之娱乐大宗师反叛之堕天使折翼文娱高手幕末生活笔记韩娱之国民导演学园都市的御坂姐姐游戏角色西游往生录我才不萌双马尾熊猴子的作死日常兵王鸿飞三界魂行道士之娱乐南韩血腥科技有限公司赤与蓝的初始五年修道三年穿越恋爱吧死妹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