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轻附一声。
想逼着李世民杀掉本王呵呵
正文第九十三章:信则有,不信则无
一来一回不过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出了密道,将身上沾满灰尘的衣服抖了抖,用书房内那盆清水洗了把脸便直接躺下睡觉。
大唐的时光是无聊的,夜间除了造人就是睡觉,没有一点娱乐的项目。
美美的睡了一觉,做了个好梦,梦见李建成当上了皇帝,但自己并没有成为皇太弟,日子也同样不太好过,不过却不用想着怎么死。
清晨的阳光洗刷了郁闷的好梦,吃着百日未曾换过的早餐,然后儿搀扶着杨氏前来给自己行了个礼,紧接着便到后堂去吃早餐。
简单的对付了一顿,暗下决心等搞完这件事情以后,定要抽出时间研究一下美食,反正是受够了唐代的食物,烤的,蒸的,煮的,没有一点新意,再美的美食也如同嚼蜡一般的难以下咽。
精神抖擞的来到了大殿,对今天一整天的面试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倍感无奈,这事不是不能交给其他人负责,一是没有合适的人才来把关,二是自己不放心,生怕他们胡来,结果招来一群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才。
一个能理解自己想法的人才到底有多重要,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个面试者走入了大殿,千篇一律的问话,回答,好不烦躁的进行着。
太平坊坊门处,十余名五大三粗,留着长长满面胡须,长相瘆人的大汉极其霸道的挤开了人群。
“滚开,知道咱们是谁吗你就敢拦觉得自己小命太长直接说一声,老子送你上西天。”
一名领头大汉浓眉大眼,恶狠狠的指着拦下他们的士兵怒斥道。
“未曾报名者,禁止入内这是齐王定下的规矩,谁也不能违背”杨四站了出来,身着铠甲,腰间跨着把横刀,双眼透出浓浓杀气的盯着对方。
杨四是正儿八经的普通百姓出身,在军中立了功,又跟人学了字,两年前被提升为校尉,也算是平民阶级的高富帅。
他可不是那些世家出来的富家哥,欺软怕硬。
他们虽不是李世民的玄甲军,但也是李世民麾下的百战精锐。
但一个月里,他们的思想也在潜意识的变化着,刚开始的时候人人对齐王表示反感,说好的做实验,结果来了却要干活,好在吃的还不错,虽然有些恶心。
但现在他们却没了这种想法,因为从这几天开始,他们发现夜间的时候,视力的确比以前提升了一些,提升的幅度有高有低,即便是吃同一种食物的也不尽相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在这种小事情上,他们也更愿意听李元吉的调遣,再说了,这是尉迟敬德下的命令,他们也不敢违背。
“齐王亲自派人邀请弟兄们前来,并允诺授予正九品上官职,你敢将弟兄们挡在坊外”浓眉大汉非但没有惧意,反倒扬眉高声痛喝道,引起周围人群纷纷驻足围观。
引起了效果,浓眉大汉等人显的很是满意,纷纷得意洋洋的挺起了胸膛,等着杨四出招。
杨四眉头紧皱,这十余人显然不是什么好人,说话的口气,身着打扮,结群的阵势,反倒是像极了图匪恶霸,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单是往那一站,便会让人觉得惧怕,齐王招了这些人反正杨四是不怎么相信。
“等着,本校尉派人前去通报一声”杨四不敢相信,也不敢不信,只能按照正常的程序去通报,如果是真的,则放他们进去,如果是假的,则抓起来审问。
一道正常的程序,却引起了对方的不满。
一名汉子怒目冲冲的站了出来,指着杨四高声喝道:“你这小校尉真是大胆,现在立即让我们弟兄进去,若不是看在齐王的面子上,真以为区区正九品上的官职就能请的动我们弟兄”
杨四有些犹豫,心中百般挣扎,但想到自己是陛下的人,即便对方搬出了齐王又能如何
“没有允许,任何人等不得入内。”
领头大汉忽然放生狂笑,上前轻轻的拍了拍杨四的肩膀,大声道:“小兄弟,你有种,不过某希望待会见到齐王以后你也这么有种。”
杨四被唬的一愣一愣的,但终究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弟兄们,咱们走,连个看门狗都敢将咱们拒之门外,看来这齐王也不过是徒有虚表,说一套做一套。”
领头大汉没有犹豫,径直转身朝着十余名手下高声唱喝,扭头便走。
望着消失在人群中的十余名大汉,杨四越想越觉得不太对劲儿,便派人将此事通报给尉迟敬德,他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这件事情犹如小插曲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
报名处依旧人声沸沸,但报名的人数显然比先前少了不少,多数本想报名的,也开始犹豫不决。
一是昨天出来的人告诉他们淘汰率很高,齐王的要求很高,这些人本就打着试一试的想法,反正不成也不过是耽误一天的功夫而已。
但有了刚才那件事情,又给这些原本打算报名的人心中蒙上了一层阴霾,如果说淘汰率高,齐王的要求高,这一点他们倒是能理解,毕竟选上了就是九品官,要求高一些也属正常。
可先前那十余人,虽然看似不似好人,但透漏出的话语却让不少人心中打鼓,倘若齐王说一套做一套,那他们还真就没有报名浪费时间的必要了。
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进入李元吉眼界的更是一个也没有,倒是花费了十贯钱买了一项技术为储备。
尉迟敬德接到了士兵的报告,也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他跟齐王少说也在一起待了几个月的时间,也对齐王的性格比较了解,但前后巨大的反差,让尉迟敬德始终保有一丝警惕,知人知面不知心。
打探了眼略显疲惫的齐王,尉迟敬德稍显犹豫,但还是开口道:“殿下,先前坊外有数十大汉声称”
李元吉微微眯着眼,猛的摇了摇头,将疲惫甩出脑袋。
“信则有,不信则无”轻轻松松道出七个字,李元吉并没有打算浪费太多的口舌去解释什么。
不过也真够难为长孙无忌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招数一个接着一个,至于效果嘛,现在谁也不知道。
自己数次没有出招,身疲力竭的化掉他们的攻势,倒没想到,这货竟然乐不彼此,只是,现在的长孙无忌毕竟不是二十年后的长孙无忌,虽有计谋,但却不知隐忍,性格过于冲动。
想想也是,玄武门刚刚胜利,长孙无忌是头功,又是皇亲国戚,心中自然膨胀的很,不扳倒自己这个劲敌,估计他也睡不安稳。
只是,疯狂过后必是灭亡,屡次逼着李二做他不愿意做的决定,难道这货就不怕失宠还是他觉得有长孙皇后在,他就永远不会失宠
“我自然是不信,因为你没有这个必要。”
尉迟敬德同样微眯着眼睛。
这事看似不大,实则很严重,这数十不知道哪来的大汉,虽然走了,但却告诉世人一个事实,齐王正在暗中积蓄力量,积蓄力量干啥用这个还用问吗
正文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学院
“陛下驾到”尖锐的声音拖着长长的腔调,打破了尘世间的喧闹,太平坊内迎来了他们想也不敢想的人物。
唐朝没有跪拜礼,但百姓们还是纷纷退居道路两侧,低下头颅不敢多窥。
皇帝只带了少量的亲兵,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皇帝对齐王还是信任的,而皇帝对齐王信任,最高兴的就是他们这些百姓。
皇帝的车队早已进入太平坊,坊外许久之后这才恢复了正常,报名的人数迅速恢复了以往那般,不受先前插曲的影响。
满怀期待的准备着迎接每一位进入面试的人才,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失望连连,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自己的要求太高。
拒绝了不知道多少位面试者之后,李元吉无奈的摇头叹气,大半天的功夫过去了,收获寥寥,堪称全无,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太低,可又没有办法,前期只能自己亲自去面试,然后慢慢的去培养接班的人才。
“殿下,陛下来了”新进跟班春华弯腰屈膝的来到身前,低声通报道。
不过他的通报似乎没有任何卵用,话音刚落,李世民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大殿门前。
气色红润了不少,一身黄色的龙袍看起来亮光闪闪,耀人眼球。
“不知陛下亲临,臣弟有失远迎”李元吉连忙起身道歉,假装惶恐道。
“无妨朕听说你这里搞的有声有色,便想出宫瞧一瞧,这听闻就是不如亲眼一见,太平坊交到你手中,的确大变了模样。”
李世民挥了挥手,脸上充满了笑意,直接找了个位置坐下,嘴中喃喃道:“还真别说,这什么暖气还真是不错,殿中暖和和的,让人不舍离去呀。”
“陛下若是想要,待会臣弟派些工匠到宫里去改装一下即可,很快的,三两天便可,到时候宫中也能有如此暖和,陛下便可不再受这寒冷之苦。”
李元吉有些摸不着头脑,心中嘀咕着李二这次来到底想干啥
李世民同样摸不清李元吉的套路,玄武门之后,李元吉的所所为,越来越让李世民觉得奇怪。
表面上看起来每一件事都无心争权,朝会更是一次没有参加过,更是没有联络那些太子党余孽,给自己收买太子党旧部创造了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他到底想干啥反正李世民是觉得,李元吉不应该放弃对皇位的追求,至少到现在为止,他没有找到理由。
至于那个地方,他们兄弟俩也都去过,可那毕竟不是活人待的地方,这里是阳间
“天下尚处于疾苦之中,朕又如何能够独自享受呢”李世民摇了摇头,只有吃苦,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不会沉迷于此,但转念一想,又有些不舍:“罢了,朕不需求,你派人到皇后那里去改造一下吧,皇后跟了朕这么多年,也没享过什么福。”
“春华,这事你去安排,调最好的工匠去,顺便把石炭也拉过去几车,确保这个冬天的用量。”
李元吉连忙伸手吩咐着春华。
石炭就是煤炭,这玩意儿现在产量不多,也不值钱,一贯钱就能买上几大车,送起来也不觉得肉疼。
“你继续面试吧,来年开春便要科考,朕捉摸着是不是也增加一个殿试的环节,先来你这取取经。”
李世民呵呵笑着,一副牲畜无害的模样,似有想到一件事,继续说道:“你做你的,就当朕不在这里。”
得嘞,您都这么说了,俺还能咋样
心中嘀咕着李世民此行的目的,但绝不是他所说的那样,一边按照正常的顺序让参加面试的人进来。
一连面试了五个,但五个全被李元吉否定,他们依旧各怀本领,但却并不是李元吉所需要的那种,倒是出了二十贯钱买了一项很是鸡肋的技术。
李世民倒也算看出来了,这些人却有本事,但小打小闹还行,根本放不到台面上,昨天的情况他也听说了,对于李元吉招人的要求也很清楚,拒绝这五个人也并不意外,让李世民感到意外的是,李元吉竟然肯花二十贯钱去买一项根本没用的技术。
“元吉,这烧火竟然值二十贯钱”李世民彻底的开始怀疑人生,他倒是有些觉得李元吉是故意这么搞的,就是要让人觉得他这是在胡来。
“烧火并不值二十贯钱,世间人人皆会烧火,但熟手与生手烧出来的火焰却完全不同,如果只是用来烧火,一文不值,但如果用其他的地方,二十贯钱只能说本王赚大了。”
李元吉故高调道。
“赚大了殿下您没发烧吧”尉迟敬德摸着脑袋,有些晕乎乎的,周围也散发着一股子酒气。
“将每一样东西,用在对的地方,他就能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则不然。就好比那马车,单独一只轮子什么也装不下,但是两只轮子一根棍子,却能将其连在一起,这就是对的地方。如果将这种烧火的方式,用冶铁呢”
“可冶铁有风箱,火苗已经很旺了。”
尉迟敬德打断了李元吉的话。
“那还远远不够,即便是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也远远不够。所以本王肯花二十贯钱买下这项看似没用的技术,但实际上用处却很大,等将来有一天本王找到了合适的人才,他能够根据这些技术来进行试验,并加以改进,研究出更先进的办法,到时候大唐冶炼技术也将提升数个等级,追赶,甚至超越那些域外之国。”
唐朝的冶铁技术很落后,华夏自古以来的冶铁技术都很落后。
西汉时期,张骞出塞,从大月氏等国带回了先进的冶铁技术,西汉这才全面更换了铁器,历史上在此之前,华夏使用的兵器多以青铜为主,并
小说推荐:《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从泰坦尼克号开始》《替嫁多年后》《大明:嘉靖修仙啦》《贼天子》《我在现代留过学》《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郎欺》《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