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游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龙椅上的李世民报捷道。
“快快说来”
“吧嗒吧嗒”
“伤亡一千八斩敌五千还生擒了敌首阿史德乌没啜”李世民死死的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这一切,如果这是真的话,那这一战无论是对唐朝还是对突厥,都有足够大的影响。
阿史德乌没啜是谁李世民并不知道,但阿史德他却知道,是突厥的贵族,跟可汗是一个姓氏的。
突厥人的等级制度比大唐还要严谨,在突厥,姓氏便代表着一切。
在大唐,姓李的人有很多,但属于宗室的却只有那么一小点,这一点便是大唐跟突厥的区别,也是中原王朝的底蕴所在。
“没错,程知节派来的人便是这么说的,这是程知节亲自到前军得到的消息,而且”房玄龄稍有些犹豫。
“而且什么”
“齐王命参战将士亲手掘墓埋葬那些战死的将士,并记下每一位阵亡将士的信息,而且是单人单墓。”
“什么”李世民大惊,心中隐隐有些害怕。
单人单墓,普通百姓的确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甚至所有人都可以享受这种待遇,但是在战场上却不行,古往今来,历次战争,除了高级别将领阵亡以外,很少有人能享受单人单墓这种待遇的。
主要是人数太多,根本没时间去挖那么多墓坑,也没那个精力。
但是有一点,单人单墓,后面必然是立碑,否则也不用记下每一个人的信息。
立碑,这才是真正触动李世民的关键所在。
“齐王只说到此处,并未继续说下去。”
李世民的表情被房玄龄看个正着,连忙补充道:“臣以为陛下应下令为这些阵亡将士立碑,甚至碑文也应由陛下亲自撰写。”
房玄龄觉得自己是李世民的人,凡事点到即可,没理由,也没义务去为李元吉做解释。
尽管房玄龄已经看到了李元吉此举的意义所在,但这份示好只能让李世民自己去看透,自己若是去点出来,难免会让李世民起疑。
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房玄龄也早就过了冲动的年纪,此时学学李靖和李勣的做法倒也挺不错的,明哲保身嘛。
李世民点了点头,事情到了这里,不管李元吉是怎么想的,自己必须要抢在他前面去立这个碑,否则民声就全让李元吉一人给抢走了。
而同样的事情,李元吉去做和自己去做,结果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很显然,拥有皇帝外衣的自己,做这件事情所能产生的影响显然更大。
“传令将监,立即着手制碑文。”
给普通将士立碑,这个并不罕见,大多数是多人同墓,由军中高层提笔撰写,多人合用一纸碑文。
李世民没觉得那些普通将士能每人拥有一纸碑文,所以碑文也很简单,他只需要写出一道碑文,所有人通用,只是在名字等信息那里填上个人的即可。
这可是个刷声望的好机会,绝逼不能让李元吉给抢了。
正文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该登上皇位
渭水北岸,颉利可汗面色沉重的坐在战马之上,周边的亲卫更是不敢有任何能让人产生不满的举动。
八千骑兵精锐,竟然只逃回去两千多人,被敌人从三个方向同时击破,而敌人最多者不过一千五,还全部是步兵,余下两者更是连一千人都不到的骑兵,愣生生的击溃了他两个三千人和两千人的部落。
这样的战绩,颉利可汗如何能够不气
派遣大军赶赴战场,却发现了更让他气愤不已的事情,战场上横七竖八的躺着约五千多具突厥士兵的尸体,而唐军的尸体,却是一具也没见到。
每每想起突利可汗那嘲讽的眼神与话语,颉利可汗便恨不能拔刀相向。
现实,打破了颉利可汗的幻想,杀掉了段志玄,或许只是一场意外,或许是段志玄骄兵自傲,所以让自己的手下抓住了机会,但是当唐军其他将领提高警惕的时候,却是狠狠的打醒了自己。
突厥骑兵,根本就不是唐军的对手,能以三千之众打的自己八千骑兵精锐体无完肤,倘若唐军有三万兵马,自己带来的这些人还能安稳的回去吗
“大汗唐军来使,邀您和突利可汗至桥中会面。”
“可是李世民亲自遣使”颉利可汗愣了下,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唐人就遣使谈判,打心底里颉利可汗是想去的,但又担心对面来的人不是李世民。
“唐使说,唐军由齐王负责,此次邀请会面的也是齐王。”
“齐王”颉利可汗再次一愣,心中惊讶不已,怎么会是齐王“李世民没杀齐王”
齐王跟太子李建成是一伙的,连驻守幽州的宗亲李瑷都被李世民给干掉了,还怎么可能会留着齐王李元吉
“李世民为何要杀齐王本可汗可是听说了,昨日便是齐王亲率三千军队与大可汗打了一仗的。”
突利可汗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他也接到了唐使的邀请,于是便来到了颉利可汗部,当然,也不忘讽刺一下。
啧啧,三千人把八千人给干趴下了,颉利可汗这脸可丢的有些大呀。
九月份的清晨稍显清凉,营前车水马龙,往来不断,上面尽是制墓碑用的巨石,渭桥南岸右侧,上千墓坑静静的等着他们的主人。
皇帝的诏书已经送了过来,同来的还有将监的工匠,以及长安城内以雕刻碑文为生的匠人们。
对此,李元吉微微一笑,却并未在意。
领兵出战,那是形势紧迫,现在刷声望这事,自然要留给李世民去做,至于自己,安安稳稳的当个闲王也没什么不好的。
“殿下,突厥人来了”尉迟敬德走入帅帐内,说道。
“后方可安顿妥当”李元吉微微抬头。
“已安排妥当,精锐在前,辅兵在后,不靠近看的话,根本看不出问题。”
尉迟敬德点了点头,这个时候心中也难免有些紧张,毕竟他们是在虚张声势,万一被突厥人给看破了,那可就没有什么后果了,整个长安都将陷入一片战火,大唐也将就此陷落。
“敬德可愿虽本王孤身去会一会那突厥二可汗”李元吉再次问道。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能考虑的,该考虑的地方都替突厥人考虑了。
将会面的地点选在桥的正中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时候无论是自己,还是突厥二可汗,都不会同意到对岸敌军的阵营中去谈判,所以将地点定在桥中,双方只携带少量随从过去,这样大家都能接受。
尉迟敬德稍稍有些迟疑,但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担忧归担忧,可这个时候他却不能不去。
桥面上,李元吉与尉迟敬德两人身着便服,手中没有任何的兵器,甚至连战马都没有骑,身后紧随着两名史官,手持刀笔,准备随时记载这场谈判的内容。
突厥二可汗稍显有些不大情愿,但最终还是下马步行,各自带了两名随从,一行六人登上了渭桥。
“贵部可知契约为何物”双方间隔约十步,见颉利、突利二可汗面带戒备,李元吉微微一笑,当即开口斥责道。
颉利可汗面色微微有些尴尬,契约他当然知道,每一个国家都有这种东西,而在突厥,契约也极具公信力,但是这一次,突厥方面却是违背了双方之间的约定,贸然出兵进攻大唐。
但
那又怎样契约是李渊起兵之前就与突厥签订的,现在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李渊也下台了,难道新皇帝上台就不应该重新签订一份契约吗
“我部自然知晓,但要反问一句齐王,按约规定,六月份便该给我们的礼物呢”脸皮是什么东西自己虽然违背了契约,但也是有正当理由的。
“那你部去年的礼物在哪里今年的礼物又在哪里大唐今年虽未按时附送礼物给贵部,可也没有征调兵力进攻贵部吧”
颉利可汗心中骤然一紧,心中隐隐有些缺少底气。
跟出兵的时候相比,战胜了段志玄的时候,突厥的士气达到了顶端,可现在的颉利可汗却是毫无底气,八千精锐被人家三千人给打的丢盔弃甲,河对岸的墓坑约有一千来座,浑身是血的士兵也有一千余人,很显然,就是这些人在昨日与他们进行的交战。
李元吉毫无顾忌的将这些人摆在自己面前,目的是何意颉利可汗纵然不是那些中原王朝的阴谋家,可能当上这个可汗,也证明了他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5:1的战损,在看看背后那士气高昂的四个军团,真要是继续打下去的话,自己这点人能打的过吗突利那个王八蛋会在背后捅刀子吗
自己的确是有正当理由进入唐境,可李元吉说的也同样在理,突厥可是连续两年都没有给唐朝送礼物了,而双方当时约定的是礼尚往来,但唐朝送来的礼物,会比突厥人送来的更重。
“罢了罢了新帝登基,国内诸事皆需费心,此事也莫要纠缠下去了。”
李元吉嘴角微微上扬,轻轻的挥了挥手,一副毫不在意的姿态道:“远来是客,本王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若打本王可放你部尽数过河,或者你们守,本王亲自帅军渡河在河北与你决战。若和那便谈谈条件吧。”
颉利可汗面色骤然聚变,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元吉,可最终的结果却很让他失望,在李元吉的身上,他没有看到任何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他看到的反而是浑身的自信。
在看看背后的那四个军团的兵力,如果只有前半句,颉利可汗还会觉得唐军就集结了四个军团的兵力,可加上后一句,让颉利可汗不由的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唐军会不会提前在北岸也集结了一两个军团,甚至更多的兵力
否则的话,渭水之上渡船没有一支,紧靠一座渭桥,自己很容易封死,而即便是不封,唐军也根本不可能攻破他们的防御,李元吉如此有自信,定然是胸有成竹。
“谈,当然是谈”突利可汗连忙开口道,他和颉利本就不和,两人之间的关系同李元吉跟李世民差不太多,这个时候打,显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但如何将利益最大化,突利可汗可是想了整整一路,甚至放弃了先前与李元吉谈话的机会。
利益固然重要,但唐朝的内部也应该尽力的破坏,突利可汗会心一笑,低声道:“不过,殿下难道就不觉得以殿下的才能,登上皇位的那个应该是殿下您吗”
正文第八十二章:渭水之盟
呵呵你就嘚瑟吧,一个月后若是你还能继续这么嘚瑟,本王就跟你的姓李元吉心中一声冷笑,突利可汗也没安什么好心。
但是对于这样的对手,李元吉却并不放在心上,连自己内部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的人,却总想着干预外面。
真不知道这货的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手握兵权,虽不如颉利可汗,但突利可汗的支持者也并不少,如果将自己换做是突利,必然会想办法干掉颉利然后自己上位。
当然了,谁让自己是齐王呢是大唐的王爷,虽然嘴上说着干掉李世民轻而易举,可实际上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底牌,而经过几个月的运,现在的底牌能让自己保命就不错了。
但是,这个b还是的装,不仅要吓唬到突厥人,同时也不能引起李世民的反感,不然装了这个b有毛的用
“你们应当庆幸做上皇帝的不是本王,否则的话,你们这二十万大军怕是要肥了大唐的土地。”
小样,想给本王挖坑不把你虎的以后见到本王就绕道,老子还就不当这个王爷了。
尽管颉利可汗也有此意,但在李元吉这句话说出以后,颉利可汗却不得不打消了这个想法。
李世民在外的名声可不怎么样,而身为唐朝的敌人,颉利可汗自然要想尽办法去打听唐朝内部的一切,向李元吉这种皇子,自然是他关注的对象。
正是因为有所了解,所以才觉得李元吉所说的话必然是真的,而如此一来,倒是让颉利可汗忽略了一个更严重的事实。
其实李世民也并不比李元吉好到哪去,只是李元吉的风头暂时盖过了李世民,而李世民登基以后又没人敢说,以及后来修改了史书,所以无论是现代人还是后世人,都只记得李元吉的嚣张跋扈,却从不知道,李世民在上位以前其实也是差不多。
“四十万斤茶叶,二十万匹绸缎,十万斤精盐我部为唐提供三千匹战马,羊万口。”
颉利可汗紧咬牙关,提出了自己的撤兵条件。
“呵呵”李元吉不禁一声冷笑,颉利可汗还真是会狮子大开口,这么多的东西,放在草原上,换个一万匹上等的战马也不是问题,真以为老子就是凯子任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