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
么点钱,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吗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目,签名,手印,户部的印章,这份完整到令人无可挑剔的收款条,令长孙无忌大吃一惊。
在这份收款条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进行篡改,因为所有条件都一清二楚,根本没地方可改,若想不承认,除非撕开脸面。
李世民不可能专门让自己来看这份收款条格式的,长孙无忌很清楚这一点,联想着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加上李世民的想法,两者综合对比,不由黯然一惊:“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应令户部退还这笔税款,并告知齐王,此后无需向朝廷缴纳任何税赋,若是国库允许,殿下应尽可能的多给齐王一些钱财。”
“朝廷的状况你还不清楚吗这笔钱虽少,可下个月就不止这么点了,积少成多,一年也能给朝廷带来千贯的收入,至于从国库中取钱给老四,这个还是算了吧。”
摇了摇头,李世民直接否定了长孙无忌的建议。
“些许钱财,如何能抵得上殿下的大业”
“殿下,魏徵求见”长孙无忌话音未落,门外的侍从便低声的汇报着。
李世民面色骤然大变,连忙给长孙无忌使了个眼色,让其赶紧带着那份收款条先藏起来。
魏徵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后被李世民收编,任詹士主薄,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李世民便彻底的体会到了魏徵的那张毒嘴,搞到现在李世民听见魏徵来了,第一反应便是惊慌,然后迅速的查验身边过错之处。
李世民对魏徵的重视,来自于魏徵担任太子洗马的时候,屡次谏言杀掉自己,若是当年李建成听了魏徵的建议,现在便不可能有自己的今天。
所以李世民对魏徵的态度是即恨,又怕,也喜欢,有这样的谏臣带在身边,可以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这也有助于自己成为千古圣帝。
“魏主薄来了啊快快请坐”长孙无忌刚刚藏好,魏徵便踏入书房,李世民连忙换上一副笑容恭迎道。
“殿下,臣听闻户部收了齐王违法收纳保护费的税款恳请殿下令户部退还税款,并下令齐王退还所有费用,禁止继续收取保护费。”
魏徵可没什么好脸色,他的角色也注定了不可能走弄臣这条路,他只能对事不对人,前一天还是你的盟友,第二天便有可能攻击你。
正文第四十四章:魏徵进谏
李世民心中暗暗叫苦,脸上却装一副茫然的表情:“有这回事”
“此刻怕是整座长安城都知道了”对于李世民的态度,魏徵很不满意,这么大的事你能不知道唬谁呢
“此话怎讲”这下李世民可就真的有些不解了,全长安都知道这件事情,他相信,但前前后后连半个时辰都不到,整个宫内都还没传一遍呢,怎么就全城皆知了
“齐王命人将户部开具的纳税单贴在了西市,一传十,十传百,人尽皆知。”
鼻孔出着粗气,以前怎么就不知道齐王这么能折腾呢纳个税还搞的满城皆知,绝逼没安好心。
魏徵虽不喜欢关心这些事情,但脑袋瓜可是聪明着呢,通过那份纳税单上的信息,也多少猜到了一些情况。
“之前齐王收取保护费并不顺利,百姓商户并不甘心缴纳,只是迫于齐王淫威而不得不纳,现在有了户部的收据,齐王便可将此事当做正当生意去经营,如此下去,置长安、万年二县于何地置朝廷于何地人人有事皆去寻齐王,日子久了,怕是朝廷的政令都难以在长安施展。”
“这”李世民深深的犹豫着,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满心只是如何算计李元吉,让他栽个跟头。
而能想到这一点的人,都很忙,忙的根本没空去搭理这件事情。
魏徵说的很对,长久下去,朝廷必然会在长安毫无存在感,所以必须要出手加以惩治。
可李世民也同样不舍,现在涉案数额太少,根本就治不了李元吉的罪,顶多也就是训斥一顿,罚其禁足一月。
可如此一来,自己精心安排的策略,岂不是要失败了
况且李世民也并不是没有别的考虑,坚定了绝对不能让李元吉罢手的信念,李世民开口道:“魏主薄有所不知,其实此事是孤同意的。”
什么你同意的
有木有搞错自己挖自己的墙角
越想魏徵便越是愤怒,恨不能暴跳三分:“荒唐滑天下之大稽堂堂大唐太子,数日之后便将登基为帝,却做出如此荒唐之事,你这是在毁掉大唐的根基。”
若是平时,被魏徵这么骂,李世民早就赔不是拼命逃跑了。
但是今日却是不行,非但不能赔不是,更不能逃跑,还得说服魏徵,让他少在这件事情上找麻烦。
“魏主薄是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呀”李世民做出一副无奈的姿态,悄悄的瞄了眼魏徵,不料却被魏徵逮个正着,小心肝猛的一阵乱跳,吓的李世民也不敢再去绕弯:
“事要一件件的来,朝廷无钱无粮,大臣们也有半年未曾发奉,如今突厥大军边疆扣关,而朝廷内部又是这么个情况,朝廷也是顾得其一顾不得其二,而事有轻急缓重,解决边关的突厥贼军才是当务之急,元吉今日无事,孤便安排他想办法管理长安治安,虽此法有失朝廷威严,但短期内却无伤大雅,甚至有助于朝廷”
送走了魏徵,李世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险些累瘫,编这么个理由也真是难为自己了。
但悄悄的,李世民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匆忙之下,自己给出的这套说法,不仅说服了魏徵,同时也说服了他自己。
在突厥扣关之际,魏徵也知道事有轻急缓重,李元吉的做法虽然欠妥,但只要能维护京城治安倒也无妨。
但魏徵最终还是建议加派人手负责长安治安,决不能将此重担放在齐王一个人身上,见魏徵松了口,李世民也连连点头答应。
回到太平坊的李元吉,本想训练一下自己手下的那些退伍兵。
但将他们召集起来之后,李元吉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是唐初,不是唐末和宋朝时期。
唐初的府兵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令行禁止,在这个时代的军队,你绝对找不出一个不满意的地方。
战阵中,跑的快了,斩
跑的慢了,斩
交头接耳,斩
畏惧者,斩
在这样的体制下,唐军的战斗力自然是强悍的,而除了战斗力,队形队列也是极为强悍的,走起路来不比后世阅兵时差。
所以,李元吉除了让他们加紧训练之外,也没再多说什么,以自己那半吊子水平,指挥他们也确实有些为难。
那份纳税书只在西市贴了半个时辰,然后便收了回来。
次日一大早,唯一长安县和万年县的两个营业点便人满为患。
官府不是不值得他们信任,只是谁都知道现在朝廷正处于什么情况,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官府身上,倒不如先交点钱从齐王那保个平安。
当然了,大唐的百姓商人们也并不傻,所有人都知道齐王的这种行为并不可能会长久下去,所以哪怕按年交可以打折,他们也依旧选择论月缴纳,只等朝廷恢复之后,齐王便没了这发财的机会。
时间转眼来到了八月底,距离李世民登基也仅剩下四天的时间。
这大半个月来,李元吉颇为安静,也没招惹什么麻烦,一百余护卫除了身边留下二十用警戒,其余以五人一队,不停的在各坊间巡逻,但他们只会去管那些缴纳了保护费的。
招募的那些喽啰们,则在暗中打探着小道消息,不知不觉中,李元吉已经基本上掌握了长安的一切信息,不过这些信息基本都是小道传言,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太平坊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数千工人正在清理着一片片废墟,木梁被留了下来,拆解成木桩以待使用,其余的则全部清理出城。
看着越来越冷的天气,李元吉也有些着急。
古代在冬天是不建房子的,寒冷的天气让工人伸不出手,材料也变的脆弱无比,建出的房子也极不耐用。
在后世是不存在这些的,在工地上搬了几年砖的李元吉很清楚这一点,冬天与夏天的差别也就在于,夏季可以3至5天建起一层,而冬天则需要7至10天,就这么点差距而已。
李元吉觉得以现在的条件只建两三层的建筑应该是问题不大,但是在入冬之前,地基必须要建好,否则入了冬之后,这房子根本没法建。
看着那座位于太平坊正中央,颜色稍显发青的城门楼,李元吉嘴角微微上扬,自己的第二道保命符来了。
正文第四十五章:我能守到天荒地老
武德九年,八月初六,距离李世民登基仅仅只剩下三天的时间。
长安城内,一片严肃,近半个月以来大量兵士入驻长安,用三步一岗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大量的士兵,带来的必然是新一轮的严打,长安城中那些游手好闲的家伙们最近也老实了不少,如果不是被抓进去了上百人的话。
一切,都在朝着预想的方向在发展着,长安的治安大幅好转,李元吉也销声匿迹,沉沦于太平坊之中,与那些工匠混一团。
当这一切真的实现了以后,李世民却仍然没有感觉到一丝丝的高兴。
内部这个隐患并没有彻底的消散,只是暂时平静了一些而已,但是外部的麻烦,却是越来越大了。
根据边关传来的消息,丰州,云州两地发现了大量突厥骑兵出现的痕迹,这件事情扰的李世民彻日难安,即便是登基之喜,也未能掩盖心中的那丝担忧。
然而,就在李世民头痛无奈的同时,李元吉却再一次按耐不住,通过李靖向李世民传达了一个足以令人震惊的消息。
考虑了三日,又派出大量人手进行打探,甚至对李靖旁敲侧击,所得到的消息也只是片面的。
当然,李世民最恐惧的还是李元吉会不会给他来上一次玄武门
但在李靖的大力劝说之下,李世民还是决定了于今日造访太平坊,但这次可不会那么盲目,先是命尉迟敬德与程咬金各率二百禁军进入太平坊,将所有地方全部彻查一遍,甚至是将打算开工的工人也赶了出去。
饶是如此,外部也有两千军队将太平坊死死的围了起来,而李世民的身边,则跟随着长孙无忌,侯君集,张公瑾,公孙武达,秦琼,段志玄等高级将领。
一大早,看着空无一人的工地,李元吉有些不太高兴,看来又要耽误一天的时间了。
“殿下,这能行吗”余仁眉头紧皱,满脸担忧的看向太平坊正中央,那座孤单的城门楼处。
“你应该说,今日会把他们震惊成什么样子。”
李元吉没好气的瞥了眼。
“这么一个小城门楼,完全就是没有必要啊。”
宋忠也觉得有些胡闹,城门楼最应该在的地方便是城门处,在城中央建上这么一座城门楼,难道是用来观光的吗
看起来也不如皇城的建筑辉煌,还把太子给招来了,这不自找麻烦呢吗
“呵呵肤浅”自找麻烦李元吉可不这么认为。
特别是在确定了自己并不安全的前提下,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则怎么可能自找麻烦
第一道保命符是纳税,但这个更像是一道开胃菜。
好歹在后世也看过那么多的宫庭剧,大臣们想要自保,只要做到两点,其实也并不难。
要么就像和珅那种巨贪,就是因为太能干,太有才华,所以必须要使劲的贪,以此来给皇帝一些自己的把柄,不然皇帝怎么可能放心自己
要么就像那种科研工者,只知道埋头苦干,没有任何的野心,偶尔闹闹脾气什么的,上面也不会生气。
把柄,已经交给李世民了,现在,是时候拿出自己存在的意义了。
若是自己真像那种吃粮不管闲的王爷那般活着,换做别的皇帝肯定会很高兴,但这个皇帝是李世民的话,那可就不一定了。
一群文臣武将簇拥着李世民走在太平坊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施工的工地,被挖开的地基,但所有的地基都是相同的,没有巨大的木柱子,但这些大佬的目光显然不在这里。
此时此刻,正中央那座高约五丈的城门楼,倒成了最引人瞩目的建筑物,李元吉也正领着几个狗腿子在那里等着,一同的,还有尉迟恭和程咬金。
看着那座灰白色的城门楼,李世民仔细的打探着,李靖先前已经跟他说过今日的重点便在这座城门楼上,可看了半天
天才一秒记住【技术流小说】地址:jishuli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