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封疆万里》转载请注明来源: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
关张二人自然不信诸葛亮有惊天之才,苦劝刘备不住,只得闷闷不乐而去,随后,刘备却将刘封留在厅内,屏退他人,问道:“子威以为诸葛亮可当得吾携云长,翼德二人亲去相请”
刘封两立奇功,其地位在刘备心中已是仅次关张赵云,加之又是刘备义子,此时要去请诸葛亮,刘备自然要听听刘封之言。
“既是元直亲自引荐,又不愧不如,想必确有大才,父亲既有此心,可备厚礼前去,以表真心,如那孔明真乃高义之士,定会为父亲出谋献策,今父亲暂居新野弹丸之地,樊城亦无险可守,可向那孔明求计,便知其才学几何。”
刘备听得连连点头,对于孔明之才,刘备并未见过,故心中也有所顾忌,听罢刘封这番分析,心中便有了定数,面上露出笑意。
“子威之言甚好,吾等此去,新野之安危便由子威守卫,待离去之时将剑印交于你手,若有变故,城中守军皆可调遣。”
刘封连忙拜谢刘备,此番刘备携关张前去,却让刘封守卫新野,乃是对刘封之前表现十分认可,君主出国,世子守城,汉代这样的传统,刘封是知道的。
次日,刘备便备了厚礼,携关张二人前去南阳,刘封手持剑印,将新野布防皆查探了一遍,这才安心回府。
不过数日,刘备便携关张二人回了新野,刘封心知未能见到孔明,便问了一遍,果真如此。
转眼又过了些时日,深秋已过,凛冬已至,刘备得报孔明已回了南阳,便再次携关张二人前去拜访,此时刘封已将自己那四百军士训练得健步如飞,又自筹银钱将那二百降卒手中武器换成刀盾,仅剩那铠甲问题尚未解决。
不几日,三人再次返回,与前次一样,并未得见孔明,关张二人早已不悦,刘备询问刘封,刘封却劝说刘备既已经去了,便索性有始有终,刘备听罢深以为然。
这冬日一过,刘备第三次携关张出了新野,又奔南阳而去,新野依然交由刘封守卫,刘封心知此乃最后一次,他们再次返回之时,孔明便会入了新野,成为刘备身边的二号人物。
此次前去,时日明显比之前长了一些,三日已过,刘封派出斥候前去查探几人踪迹,却仍不见其归来。
这一日,刘封正苦思麾下士卒甲胄之事如何解决,忽斥候来报,新野城外数十里朝阳县现一队人马,约有千人之数,并无旌旗,在此盘桓已有数天,却未曾进犯,不知何故。
刘封闻言连忙命其摊开地图,将那队人马所过之处指出,这一看,刘封却是吃惊不小,原来那队人马数次出现之处,正是刘备几人自南阳返回必经之所在。
想到此处,刘封心中阵阵寒气升腾而起。
正文第11章救驾
“那队人马,定是得了父亲行踪,这才游弋于新野城外,乃是待父亲归来,好行突袭之事”刘封得此消息不敢托大,忙将孙乾,糜竺招至议事厅中,这才说出此事。
“哦小将军以为我等将如何处之新野城中仅三千军士,若出城与那千人交战,则城中空虚,一旦中奸人之计,后果不堪设想”
孙乾听得刘封有迎敌之意,忙搬出新野现状,刘封听罢,也未声,孙乾所说俱是实情,一旦将城中守军调出,失了新野,待刘备归来,自己之前种种功绩便会化为乌有。
对那一千骑的来由,刘封略一思索,便有了定数,此时曹操新败,定不会只遣千余军士去截刘备,何况徐庶恨曹操挟持其母,必不会说出孔明之事。
若非曹军,那一千军士来历便呼之欲出,荆州刘表之妻弟,蔡瑁。那蔡瑁为拥刘表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数次欲害刘备,若非刘备有神驹的卢,在襄阳宴席便已遇害,那隆中便在襄阳以西山中,刘备数次前往,恐怕已被蔡瑁得了消息。
算算时日,刘备等人接了孔明,也该赶回新野了,刘封深知此事重大,一旦刘备等人半路遭了截杀,纵有关张之勇武,也难保刘备与孔明二人周全。
刘封权衡利弊之下,不敢耽搁,忙点了麾下那二百装备齐整的骑兵,便奔朝阳而去,将新野守卫之事俱交与了孙乾,心中想着在蔡瑁之前将刘备等人秘密截下,绕路送回新野即可。
然天不遂人愿,刘封行至那朝阳近郊,便得前头探路斥候来报,那一千军士此时已然拦下了数人,正将其围在当中,不知何意。
刘封的此消息心中便是一惊,那数人定是刘备一行无误,以蔡瑁之能,加之忌惮关张之勇,多半会将刘备等人挟持至襄阳郡中,刘封自然不能坐视不管,见此前计策已是难以走通,略一思量,便命二百骑调转马头,有命令一番,便直奔蔡瑁那千人而去。
不多时,刘封便一马当先,到了蔡瑁军不到一里之处,那队军士显是发觉了刘封率军逼近,外围数百人正张弓搭箭,严阵以待。
刘封看得真切,那弓手身后,关张二人正横刀立马,护在一架马车周围,那马车已被弓手团团围住,情势岌岌可危。
“吾乃新野刘封,来此恭迎父亲纳贤而归,汝等可是襄阳部众,在此何事”
还未等对方发问,刘封便将刘备旌旗重重立于马前,举刀指向那阵中骑马之人,而刘封身后二百骑兵,亦是不惧面前数百弓手,个个挺枪立马,排在刘封身后。
阵中那主事之人正是蔡瑁,他此次前来,正是奉了他姐姐刘表之妻蔡夫人之命,将刘备暗自挟持回去。
此时见刘备与另一人龟缩于马车之中,便知其行为不便,此时正以言语要挟,声称刘表欲邀刘备前去襄阳议事,眼见刘备即将信以为真,却不料刘封不知从何处奔袭而来,只得暂时搁下刘备,策马迎向刘封。
“吾乃蔡瑁,奉荆州牧刘表之命邀皇叔前去襄阳一聚,小将军且自回新野,皇叔不日便归。”
蔡瑁生得面色微白,双眼紧窄,言语间目光闪烁,加之刘封对其险恶早已知晓,自不会向刘备一般将信将疑,闻言便登时将手中刀尖指向蔡瑁。
“吾刚自襄阳归来,几日前便探得汝等盘桓在此,特去襄阳求教,刘琦公子言道汝乃是请命去筹措粮饷,不想却行此苟且之事”
刘封高声喊道,此时关张早已听了刘封之言,忙趁机将其报与车中刘备与孔明,刘备本不信蔡瑁胆大至此,闻言才幡然醒悟,又闻刘封仅携二三百骑而来,心中又是一凉,忙嘱托关张二人若是开战拼死护得孔明周全,然孔明却是端坐车中,笑而不语。
“休得胡言吾等在此守候皇叔,何来这等挑拨之言,等到了襄阳面见景升,皇叔自知真假。”
到了此时,蔡瑁只得强撑反驳,但其也知刘备并非任人摆布之人,双手已是握紧大刀,时刻准备拿下刘备等人。
“吾已将朝阳现一千贼寇之事告知樊城子龙将军,速速离去,待父亲回了新野沐浴休整,自会由子威护送前去,不劳费心,若一意孤行,待子龙将军一到,哼”
刘封说罢,也不急着去解刘备之围,只是将手中双刀收归鞘中,端坐于马上,满眼讥笑望向蔡瑁。
听了子龙将军之名,蔡瑁头上登时冒出数道冷汗,赵云领兵六千镇守樊城,蔡瑁自然知晓,而赵云之忠勇,蔡瑁及其部众更是亲眼见证过,此时眼见刘封只是立在此地拖延,蔡瑁心中便不疑有他。
“子威,不消等子龙前来,你便引这数百骑兵杀将进来,二叔三叔与你里应外合,这一千残兵便如土鸡瓦狗”
张飞乃是性急之人,哪里受得了如此消磨,当下便在圈中高声吼道。若不是刘备再三叮嘱其保护孔明安危,他早就一矛捅了身旁这数名弓手,此时见刘封援军,心中更想杀个痛快。
张飞这一声大吼,加之刘封此前之言,让蔡瑁与这一千军士几乎无心在此,一旦赵云引大军前来,这一千人几乎便会全军覆没在此。
蔡瑁又思量一番,眼见计划难以成行,便向刘封拱手施礼,言道:“既如此,皇叔便回新野稍休整,待精神饱满再去襄阳相聚不迟。”
言罢,便对麾下士卒一挥手,率先拨马前行,往襄阳方向疾驰而去了,刘封见此情形,并未追击,张飞欲要引那二百骑尾随截杀,被刘封力劝,这才罢。
直至蔡瑁走远,刘封方才立即下马,来到刘备车前,跪拜道:“封救援来迟,还望父亲降罪另子龙将军并不知此间之事,封恐新野有失,仅率二百亲兵来此,皆为诓骗那蔡瑁,才出此下策”
到了此时,刘备方才从车中走出,一掀车上帘席之时,刘封隐约望见车中一身着白色长袍,手握羽扇之人,想来便是孔明。
正文第12章初见孔明
“若非子威相救,为父恐已遭不测,何罪之有容先回了新野,再做打算”
对于方才发生之事,刘备此时已然想通了其中关节,对刘封用计相救甚为欣喜,忙扶起刘封,吩咐诸人全速赶往新野。
刘封将帅旗让与关羽张飞,策马于刘备车旁保护,心中却是疑窦丛生。
“那诸葛孔明乃当世英杰,才智无双,区区一蔡瑁,焉能拿得下他然其安坐于车中,莫非”猛然间,刘封忆起那蔡瑁与诸葛亮之间种种瓜葛,面上露出疑虑神色。
不多时,众人便安然抵达新野城中,刘备下车后兴奋非常,顾不得沐浴更衣,便召集群臣到议事厅,只说有要事相商。
等刘封回府卸了铠甲赶到议事厅,却见刘备已然端坐于帅位之上,身旁添一长椅,椅子上亦端坐一人,身长八尺,面如冠,长发束起,戴一白色纶巾,身着青色长袍,端的是仪表堂堂,刘封心中有数,此人便是刘备今后第一智囊,诸葛孔明。
刘备见众人齐至,便站起身来,到了孔明身侧,笑容满面言道:“孔明天纵之才,今屈身事于吾,乃吾之幸,乃新野之幸,自今日起,孔明为我军中军师,众人不得不服,如有违背,军法从事”
刘备这番言辞过后,众人便齐齐拜向孔明,孔明见此情形,便站起身来,一一还礼,刘封暗自观测,只见关羽张飞面带不忿之色,显是对孔明并不信服。
见礼过后,刘备便将新野众人一一引至孔明面前,将其才华功绩略略说与孔明,显是为孔明用兵之时好调派众人之用。
不多时,刘封便到了孔明近前,孔明似见他人一般,依旧目光摇曳,羽扇轻摇,刘封却并未失礼,如今初见孔明,根基未稳之下刘封自然不想坏了与孔明关系,在其想来,待得麾下再填些许精兵强将,得了刘备器重,那是孔明再不以臣礼待之,则必教其悔不当初。
“此乃吾之义子刘封,年方十八,适才解蔡瑁之围,便是子威之功,子威自归新野,已是屡立奇功,军师可重用之”
“偏将军,刘封,拜见军师”刘封略一拱手,向诸葛亮施礼道。自归刘备以来,刘封便从未因义子之身轻视了自己,前世经历已让他深深知晓,不自信者,必将一事无成,刘备既收为义子,那便是刘备之子,刘备麾下之人,但凡有不以少主之位待之者,刘封都一一记在心中,日后再做打算。
“子威将军年少有勇,日后阵中定可堪大用,待得鼎足之势成型,便可遣其镇守一方重镇,以御北方之敌。”
诸葛亮依旧摇着羽扇,面向刘备,缓缓言道。
刘备听闻此言,手捋短须,微笑称是,以孔明之言,刘封年方十八便有封疆之资,刘备心中自然兴奋,他收刘封为义子,乃是灵光乍现之举动,如今得诸葛亮此言,便是对其眼光极为认可,刘备岂有不喜之理。
然刘封此时却暗自紧咬牙关,心中直问候了诸葛亮上下数代之女眷。那孔明适才言中深意,刘备并未觉察,刘封又岂能不知,此言明里称赞刘封之勇武帅才,暗里则已将刘封排除继承大统之列,若是按他所言,刘封只可镇守一边疆重镇,那便如前世之刘封一般无二,最终不会落得个因威胁刘备亲子之地位,人头落地,纵有震天之功,又与何人言说
初次相见,诸葛亮便给刘封如此一个软钉子去踩,刘封心中登时变怒气翻腾,纵然心知不该如此时候便与其结怨,然倘若任凭诸葛亮于刘备跟前消磨,刘封便是有不世功勋,也不堪其数句言语。
于是便心中一横,上前一步,到了诸葛亮身侧,抱拳言道:“刘封,谢军师谬赞,然心中有一事不明,斗胆请军师明示”
对于刘封如此做法,诸葛亮显是未明其意,他本未料到年仅十八的刘封能参透其话中含义,只道刘封确是有事求教,便微微一笑,开口道:“小将军但说无妨。”
“适才于朝阳县郊,父亲险被蔡瑁所获,若是到了襄阳,则事危矣,封虽侥幸赶到,然军师恐早有智计可保父亲安然归于新野,封惶恐,望军师明示,封尚且年幼,尚可学习一二。”
诸葛亮闻言,双瞳微微一缩,以
狼烟东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