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做可汗》转载请注明来源: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
混在武官队列里徐徐前进。
为大唐最高权力象征的太极宫,立于三十六节石阶之上,要是站在石阶下只能看到翘起的飞檐,檐首的吉兽狻猊,獬豸在微明的天光下显得威风凛凛。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皇权至高无上,那几乎要刺破青天的尖檐,将帝皇的至高无上表现无疑,可是落在了李路眼里却不由得轻笑,这特么不是找着被雷劈吗,更要命的是那尖檐还是用青铜制成的,多好的导电器啊,要知道青铜可比钢铁导电性强多了,听说去年夏天时候才被雷劈了几下,那些腐儒就说这是老天爷不满李二陛下的所所为,还说这次只不过是轻轻教训了几下,想到这里李路不由得有些不怀好意的想到,是不是上苍在劝李二陛下杀兄逼父,收了嫂子占了弟媳妇之后不要做的太过,仅存的老爹就不要杀了。这当然是李路心头的恶意味,可不能说出来,一说出来,自己脑袋准会落地,恼羞成怒的李二才不会管你有没有才,是不是李家后裔,有没有对大唐做出了多大功劳,李二保准让自己变成原子状态。
庞德这个大太监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扯着嗓子吼:“大朝觐开始,诸臣工觐见。”
就这一句让李路佩服不已,尖厉的嗓音硬是喊出煌煌正大的意味。哎哟,这庞德是个人才啊,看来以后要亲近才是啊。
空荡荡的太极殿顷刻间人声鼎沸,有寻找自己位置的,有偷拿别人垫子的,也有互相施礼请坐的,还有满嘴酒气居然睁眼说瞎话,说甚子自己从来滴酒不沾的,更过份的还有一位不要脸的放了一个又臭又响的屁,惹得周围众人纷纷拿手扇鼻,那意思是说这屁啊,不是我放的,估计放屁的仁兄此刻就躲在在扇鼻子的人群里面。
平日里只有百十人早朝,大朝觐一下子塞进来近千多号人,这不乱才怪,队伍都排到殿外,按照李道宗所言,这啊还是人少,赶上万国来朝,人更多更挤。李路是从一品的郡王,又是检校兵部右侍郎,爵高官重,自然位置不错,他是武官里位置很靠前的几个人之一,在他周围不是李道宗这样的皇族战将就是李靖,李绩,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大唐名将,这些大唐名将们看见李路,都冲他和善的笑笑,在他左侧的薛万彻还小声的冲李路说道,“阿栈,啥时候给哥哥我写首诗,哥哥要求不高,跟程大将军的差不多就好了”
李路刚想说没门,就见维持朝堂秩序的侍御史瞅了过来,“大殿上不许交头接耳”李路只好冲着薛万彻使劲的摇摇头,哪知道这厮竟然扭过头去,装啥都没看到的样子。
这时候就听得庞德高声喝到“陛下驾到,百官迎接”李路这时候才看到李二出来了,他头戴通天冠,身穿五爪蟒龙皇袍,通天冠垂下的珍珠穗恰好与他的眼睛平齐,在九十九只牛油巨烛的照耀下,光华四射,就像后世的那些在舞台上乱抛媚眼的某些歌星,叫人头晕目眩,看不清楚人长得什么模样,这大概就是通天冠的最大用了。
长孙无忌和李孝恭带领众臣三呼万岁,李二接受完了大家的跪拜,口称免礼,大家跪坐在案几之后,低头垂目肃穆状,李路也不好做的太过分,也跟着陷入了沉思状态。
大朝会无非就是汇报下工,然后让帝国的主人李二做出决断,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几个宰相就开始洋洋洒洒的汇报,在过去的一年里,什么大唐灭掉了东突厥汗国,俘虏了颉利可汗啊;什么塞北坚昆王响应李二陛下陛下万里归宗啊;什么收了多少税,添了多少人口,打了多少粮食啊,总之咱们大唐过去的一年是胜利的一年,光辉的一年,完全是因为有了李二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从而带动了全天下民众一起努力,才创下如此业绩。
正当大唐官吏们在为几位宰相的工报告激动不已,也想要趁着气氛热烈多吹嘘几句,却不想大唐第一搅屎棍,千古人镜魏黑子怒了,噢,感情这大唐的事竟然是陛下一个人干的没我们文武百官什么事我们这些人全是酒囊饭袋,士兵全是软脚虾,百姓都是懒汉,天下太平开什么玩笑,刚灭的东突厥还有那颉利可汗是谁灭的坚昆王万里归宗是谁迎接的收税是谁,查户口的又是谁陛下是做了很多工,但是不是全部,为文官之首的长孙胖子和房某人私德有亏,以全天下之功邀陛下一时之兴,佞臣也。
这就算佞臣哎哟喂,魏黑子,你可真敢说啊,要是你生活在一千四百年后,你听了某兔人大和某鹰国会的国情咨文,你还不得气的上吊
李路听着魏黑子在那里慷慨激昂,自己不由得咧嘴一乐,却不想被高处的李二看了个结结实实,这娃子还乐的起来,待会儿就有人找你麻烦,朕看你还乐不乐。
过去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剿灭了东突厥汗国,这功过必须理清楚了,有功的重赏,有错的重罚,大唐一向是先罚后赏,很快御史台三巨头之一的萧瑀抱着笏板出列,“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臣要弹劾大将军李靖,他治军不严,纵兵抢掠突厥珍宝”
躲在一边的李路叹口气,果然就跟史书上一样,李二终究对李靖李天王不放心啊,这是要打压一下再封赏的节奏啊,要是没猜错的话,萧瑀的这次弹劾就是李二安排的,李二在那里大声的斥责李靖统兵不严,李靖却沉默无言,只有李路在那里暗暗为李靖鸣不平,应该说萧瑀的这个弹劾理由非常牵强,也很无厘头。李靖领兵在外,不但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可以用必要的手段,激励兵卒的斗志。再说李靖立下这么大功劳,几件奇宝算个屁更何况这事是兵卒所为,李靖身为统帅,怎么算这笔帐都算不到李靖头上来不是。
可李靖现在却在心惊胆战了。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李靖懂得其中的玄妙。所以当李靖见到李二斥责自己的时候,他哪里还有胜利的喜悦都是恐惧。被斥责了一顿之后,李靖竟然还跪下谢恩了,这是什么道理打了打胜仗的李靖,被李二责骂,李靖却还要谢恩,大概是因为毕竟脑袋还在,没被李二“柠”了去吧。所以李靖哪里还管什么平定突厥的天大功劳,一天到晚地提心吊胆,会不会哪天自己这脑袋会被李二给“拧”走功高盖主,会死人的噜。
在李靖忐忑不安的时候,只听得高高在上的李二的声音传来,“药师兄起来吧,药师兄啊,在前隋文帝时候有个大将叫史万岁,曾大败突厥。可回朝后呢,却被隋文帝给咔嚓了脑袋。这些事你想必一定知道,但你更要放心,我李世民才不干这种自毁长城的事呢,朕已经决定赦免你的罪过,奖励你平定突厥的功劳。”
只这一番话,李靖李天王顿时有了起死回生的感觉,真是感激涕零啊。果然李二随后就下旨,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和赐绢五千匹,另外改封代国公为卫国公,增加食邑五百户。
就在李二打算继续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突然御史台的另一巨头温彦博站了出来,“陛下,臣还要弹劾一人”
李二看了一下已经打起精神来的李路,小子,你的磨难来了
第42章朝会风波二
“噢温爱卿不知你要弹劾谁啊”李二明知故问,这厮等着看好戏呢。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的不是别人,正是您的族侄坚昆王李路”温彦博看向了皇族将领那边的少年人,一脸的狡黠,一脸的不怀好意。
“阿栈,还躲在你任城王叔那里做甚子,没听到有人要弹劾你”李二此言一出,却让温彦博还有试图攀咬李路的那些人叫苦不迭,陛下这哪里是对子侄辈说话的语气,简直就是对皇子说话才有的语气嘛,看来传说中李二拿某郡王当儿子看还不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有李二还有李家皇族几个王爷护着,看来要彻底扳倒这李路是根本不可能了,甚至有可能连人家一点皮也碰不到,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尤其是温彦博更是叫苦不迭,该死的卢寿,你咋不告诉老夫李路的靠山是陛下啊,要不老夫是绝不会趟这浑水的。
“阿栈,此人是御史大夫温彦博,卢子迁的好友,和范阳卢氏有姻亲关系,你可要小心了”李道宗小声的对要起身的李路说道,“放心吧,王叔。”
李路从席位上站了起来。
“虞国公,不知您为何要弹劾小王我啊”李路笑着走出来,那些只听闻坚昆王的文武百官们第一次看到了李路,“原来这小娃子就是坚昆王”“是啊,我等原本还以为是哪位老王爷的孩子呢”“这小王爷长得竟然我家里的小娘子还要漂亮,简直都快跟上前陈时候的韩子高了”“你可别乱说,这小王爷厉害呢,他可是有功夫的人,比劳什子韩子高厉害多了”
李路的听力很好,在听到有人把他比前陈有男皇后之称的韩子高的时候,他红润的脸颊忍不住抖动了两下,你们太过分了,要不是不能弄死你们,小爷早把你们全弄死了。和李路交好的那些大佬们以及李二都向李路投来了满满的笑意,关于李路,他们笑话过不是一次两次了,可这相貌是爹娘给的,改变不了,李路也想过增肥,变成个胖子也好,可无论他怎么吃,就是不长肉,到现在关于这个相貌他已经无奈了。
温彦博看了看长身立在自己身旁的少年王爷,定了定神,果然和传闻一样,貌若女子,但是听说他骑熟,还有一身不错的武艺,有大唐兰陵王的雅号,哼,什么大唐兰陵王,一个男人长得这么妖孽,那就必然是妖孽转世,为天下计,老夫就算拼上全力也要诛除了你这妖孽,噗在温彦博这厮看来,颜值高就是有罪啊。
“你就是坚昆王李路”
“昂,虞国公,我都自称小王了,你老难道耳背没听见”
“你”温彦博差点没被气着,果然是牙尖嘴利,看来自己得好生应对才是,想到这里,温彦博顿了顿,扭身面向李二,“陛下,臣要参坚昆王五大罪,其一,既然同意并入大唐,就应该解散军队,教交出部众,由朝廷直接派人管理,坚昆王非但没有反而变本加厉,据老臣所知拥兵十万不假是吧其二,坚昆王所部虽然参加了阴山之战,也立了战功,但是由于这些番兵多是蛮人,抢掠斗殴,杀人越货,屡教不改,李大将军之所以被弹劾就与坚昆军很有关系;其三坚昆王此人依仗有几分歪才,就敢写诗讥讽一代大儒,毫无尊老之意,为人殊为可恨;其四臣听闻坚昆王不尊儒术,喜好奇技淫巧,为陛下认可的宗室,尤其不该;其五。坚昆王长相颇似妇人,且言行出格,定是妖孽转世”
“够了,温彦博,你身为御史大夫,这样说一位大唐郡王,是不是有些觉得自己过得太舒服了”温彦博还没说完,就听的御座上的李二一拍御案,把御案上的镇纸都拍起来老高,李二看来生气了,温彦博好不知道好歹,这五条明着说李路,其实不是在说他李二
“陛下,臣所说皆有实证兼听则信,偏听则暗你若是不信,可以让我们当庭对质嘛”温彦博硬着头皮说道,李路听了却是暗笑,温彦博你真行,这兼听则信,偏听则暗明明是几年后魏黑子提出来的,你倒好,这就发明出来了啊。
想到这里李路也说道,“陛下,虞国公要攻讦臣的罪状,臣自然是不认,不过虞国公有句话说的不错,兼听则信,偏听则暗,臣愿意逐条反驳虞国公的谬论”
“准”李二看到李路能这么说很是欣慰,他马上就准了,就听得李路开口说道,“虞国公,你听好了,咱们先来说这第一条,这一条就根本不值一驳,当初本王特使来朝觐陛下的时候,你为很么不说,我可是听说了当初你还为之叫好来着”
“这”温彦博顿时哑口无言,李路说的没错,他当初还就是为之叫好来了着,他无言可说,李道宗冲着李路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就是侄子,厉害哟,至于李二本来就倾向李路,自然是说道“呵呵呵,温爱卿年纪大了,记性有些不好”他的话里充满了揶揄,让温彦博很是羞愧,至于温彦博提的这一条,在李二看来,开什么玩笑,那儿是塞北苦寒之地,有李路愿意守着为大唐北疆做警戒,就心满意足了,他可是收到好几封窦安的要求调回中原的信了,那样的地儿你温彦博要是愿意去,那朕倒愿意采纳第一条,可你能去
“咱们再来说第二条,虞国公,不知道你有没知道本王一手调教出来的坚昆军的军纪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本王可以背给你听听”李路笑着看着温彦博,”老国公,你听好了,那些动辄砍头的,我就不背了,我就背下坚昆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吧,本王的坚昆军有三大纪律,第一是一切行动要听指挥;第二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第三是一切缴获要归公,由军中司马统一分配。这三大纪律你可听清楚了“
不戴温彦博答,李路就继续说道,“至于那六项注意则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准对老弱妇孺无礼。凡是违反了这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士卒无论高低,一律处死”说到这里的时候,李路的语气阴森森的,“也许你认为本王的军卒办不到,但俗话说将无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这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本王制定的,本王当年因为纵马踩踏了庄稼,本来打算自刎,但是我的部
小说推荐:《大宣武圣》《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庆余年:范府大宗师》《斗破之我为雷帝》【天空小说网】《野火》《天人图谱》【恋上你看书网】《谍海青云》
海之尽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