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音最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每天都被安排任务要求完成,还像小学生一样要被检查业完成情况。
刘攻导演以七十岁高龄保持着非凡的创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在严格要求自己之余,以更加严格的态度要求着演员。
在图书馆借的《梁思成、林徽因与我》终于没有白借,这本书也在刘攻开出的书单里。
者是梁思成的再娶妻子林洙,这个,就有点意味深长了。
一位后妻写丈夫与元配以及她自己的故事,必须仔细研究。
前面还写的好好的,充满了对林徽因的仰慕,描写非常的正面。
直到后来的一段,扯出了金岳霖,这位林太太在书中说当谈起金岳霖与林徽因时,梁思成如是回忆道:我们住在总布胡同时,老金就住在我们家的后院,但另有旁门出入。可能是在1932年,我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我时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她和我谈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和丈夫,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听到这事,我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楚紧紧地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但是我也感谢徽因对我的信任和坦白。
她没有把我当一个傻丈夫,怎么办我想了一夜,我问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个人反复放在天平上衡量。
我觉得尽管自己在文学艺术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修养,但我缺少老金那哲学家的头脑,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于是第二天我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徽因,我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他们永远幸福。我们都哭了。
过几天徽因告诉我说:她把我的话告诉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
德音看到这里不由有些啼笑皆非,原来她之前看的关于林徽因与金岳霖之间的文章,那句有名的“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竟然出自此处。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黑,叫高端黑,人家从来不是一上来就说某某不好,而是所谓捧杀,捧着捧着也就杀了,塑造起一个高贵的女神,然后她就脚踏两只船了。
当然,者可能只是好意,对坊间盛传的金岳霖苦恋林徽因一事做个回应而已,是德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阴谋论罢了。
整本书的可读性还是可以的,谈及风月八卦不算多,讲的多是与建筑有关,与梁思成有关的事,在不谈到那位声名卓著的死者以及与丈夫的爱情时,者的笔触还是相当朴实自然的。
不过,德音最需要看的,也就是和林徽因相关的部分,剧本只写到林徽因病死去世,之后的事情一概不论。
刘攻打电话来问德音的读书感悟,德音感触颇深道:“我不相信一个聪明理智的妻子会这样跟丈夫讲话,就算她真的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当年未婚与徐志摩的情感都要否认,都要拒绝的理智女人,何必在有儿有女之后做这种傻事。”
刘导表示很满意,意味深长道:“你这个小姑娘想的倒是多。”
“没办法,想的不多过不了您这关。”
,德音打趣道。
读完各路传记或者回忆录以后,德音大概勾勒出了林徽因的形象。
她无疑是美的,不需要视频和他人回忆中的美化,林徽因就是个实实在在的美人。
但她当然不完美,她有美人的通病,自恋。
据堂弟林宣的回忆,林徽因写诗常常在晚上.还要点上一柱清香,摆一瓶插花.穿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飘飘中吟哦酿制佳.林徽因说:我要是个男的,看一眼就会晕倒。
这,大概是很玛丽苏的场景吧,德音回忆自己小时候是干过类似的事情的,因为嗓子先天条件好,在普通人里也算是美女,反正从小被姨妈姑婆夸长得好。
披着家里的白蚊帐,掐个兰花指出来,眉心用妈妈的口红点个原点,装观世音下凡救人。
弟弟被迫扮演那个被救的凡人,要做出非常仰慕菩萨的模样,虽然菩萨已经是仙人,根本不会喜欢凡人。
干这事的时候,德音想了半天,大概是七八岁吧,不能更大了,因为她之后就去京剧团过集体生活了。
而林小姐,显然是玛丽苏症重度患者,其多篇唯美小诗也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为多变的双子座,林徽因日常的为人大概不是这样。
另一位著名才女冰心写了篇文章叫《太太的客厅》,与其一贯的文风大不相符,暗讽林徽因。
彼此林小姐刚从山西考察回来,特意送了瓶老陈醋给冰心。
这种反应,很有些爽利泼辣的范儿。
再看萧乾的《才女林徽因》“原听说这位小姐的肺病已经相当重了,而那时的肺病就像今天的癌症那么可怕。我以为她一定是穿了睡衣,半躺在床上接见我们呢!可那天她穿的却是一套骑马装,话讲得又多又快又兴奋。不但沈先生和我不大插嘴,就连在座的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位也只是坐在沙发上边吧嗒着烟斗,边点头赞赏。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她完全没提到一个“病”字。她比一个健康人精力还旺盛,还健谈。”
额,得了肺病并且严重,还如此活泼健谈,和某些传记中的柔弱江南女子形象可谓大相径庭。
所以,林徽因不遭女人喜欢是很有原因的吧,她既美又不懂得收敛,沙龙的女主人只能有一个,滔滔不绝的是林徽因,先生们众星拱月,在别的女性看来当然很讨厌。
德音自问,她遇上林徽因,怕是也不太能有好感。
这是一个积极的美女,美女生来就多是非,冰美人谁都不搭理上能逃过一劫,要是热烈如火,那就是是非漩涡里的中心人物。
更何况,她的才女之名并不算名副其实,比起张爱玲、萧红乃至冰心,林徽因一生留下的文学品,当真算不得出色,她的故事比她品出彩,这大概是“才女”这个名头最尴尬的地方。
也得看和谁比,与普通人比,自然是才女,可与林徽因站在一起的,全是赫赫有名的大师们,这就显得林小姐的才气不那么充足了。
因为陷进了林徽因的资料坑里,德音与谢修齐聊天自然也会讲这个。
谢修齐在寝室众兄弟羡慕的眼神下,耐着性子听德音讲民国八卦,从康桥之恋说到八宝箱诊断,再到林徽因有些尴尬的庶女身份。
这边德音讲的兴致勃勃,谢修齐却是昏昏欲睡,可又不太好挂电话,直说他困了想睡觉,乃至更傻的说你讲的这些我没兴趣,那是万万不能的。
谢修齐非常聪明地说了句:“可是,林徽因不是搞建筑的么,人家写几首诗,最多算副业吧。”
“对哦,我好像跑偏了,又得找资料了,挂了,你睡吧,不许和他们通宵打游戏听见没有。”
,德音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她为什么只关注了林徽因的一个方面呢。
都是八卦惹的祸,一定是这样。
谢修齐听见那边挂断,才低声笑起来道“笨蛋,我怎么找了个傻乎乎的。”
“喂,老八你不要大半夜虐狗啊。”
,下铺大哥表示忍不了。
老七关掉台灯,结束一天的学习,淡定道:“人家刚才就开始虐了,你怎么现在才反应过来。”
“那咱们今天晚上还出去么?”
,隔壁床老五只关心能不能打得成游戏。
谢修齐铺开被子,准备睡觉。“家属说了不让通宵,你们想去的话,你们就去吧。”
“操”,七个室友非常愤怒的一起道,虐起狗来,还没完了。
在建筑领域,德音发现了另一个林徽因。
在1953年8月的一次座谈会上,林徽因指着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道:“你们把古董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这时非常不合时宜的举动,在当时已经有些紧张的政治气氛之下。
林徽因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北京城的古城墙。
而在这之前,她完成了国徽以及英雄纪念碑须弥座的设计。
与此同时,林徽因还要顾全家庭、在建筑系教书上课、参与景泰蓝的保护计划......
做这些事的背景是,她肺病非常严重,1947年冬天,她接受了摘除受感染的肾脏手术。
建筑领域里的林徽因,大概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建筑学者,性格里好强的一面显露无疑。
德音越看资料,心头越不舒服。
她想起周围人对林徽因的印象,无非就是那些情情爱爱,和无病呻吟式的文字。
可为什么呢,媒体似乎无意中把大众引导着走向那个方向,而非一个活生生的林徽因。
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一些带着艳情的谈资,茶余饭后拿来咀嚼的扁平化符号。
展现在德音面前的林徽因,是一个普通人,处理不好婆媳关系,婆婆到死都拒绝让她进门;也和大小姑子关系不睦,她给女性好友费慰梅的信件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比较尴尬的还有,男人们似乎都在维护她,而女人们则纷纷表示了对她的讨厌,从冰心到陆小曼,再到张幼仪甚至凌叔华。这样的人,似乎是天然的女性公敌。
她自己在情感方面绝对不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在徐志摩已有妻子的情况下发生暧昧,到后来的八宝箱事件,可这些事情就成为否定她的理由了么?
无论怎样,林徽因都坚持了知识分子的气节,能刚烈地说:“日本真打进来,家门口就是扬子江”,在后来的行为中,她确实没有辜负她的气性。
她坚持了自己的事业,活的精彩亮烈,这样足够了。即使后来人好像只记得那些风月八卦、孜孜不倦地说着那点男女破事儿,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好像便可以评说天下人物,说话的背后可能只看过她的《你是人间四月天》,连这首诗是为谁所写都不明白。
他们忘记了她的真正身份是建筑学者,和丈夫在艰苦条件下走过大江南北,穷困至极时也在抱病工。
她的墓碑上清楚明白的写着“女建筑师林徽因”。
至此,德音大概明白为什么感到别捏了。
因为,提起梁思成,大家会说建筑家,林徽因的丈夫。
而说起林徽因,则是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非常有趣的对比,然而可怕的是,那些声讨她道德的人,多是女性。
周佩最近都在寝室住着,她喜欢养花,窗台上放着盆她养的水仙。
在情感上的,林徽因是水仙花情节的最好展现,可在工和日常生活里的她,应该值得人敬重。
“刘导,我觉得,我大概知道怎么演林徽因了。”
,德音用手抚着水仙花的叶子,室内暖气充足,又照顾的好,这盆水仙长得很茁壮,新年的时候,大概会开花吧,德音一边对着手机说话,一边在心里想着。
那个女人的人生前三十年,就是温室里的水仙,即使是寒冬也有人遮风挡雨,而在后来的日子里,她长成了一棵树。
可惜,很多眼睛只看见她是花儿的时候。
技术流小说【jishu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娱乐圈)似是故人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